Archive for 2010 年 8 月 18 日

科學與宗教

科學與宗教

何宗陽 編輯整理

     

科學沒有宗教是跛腳的,
宗教沒有科學是盲目的。 
~愛因斯坦 

科學與宗教的對立,是個過時的假議題;許多時候雙方都是與自己紮的稻草人對打,…現代人看到科學一詞,腦中想的不是自然科學,就是應用科學,而忘了科學其實是一切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還包括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在內。換句話說,科學是人類腦力的結晶,理性思想的精華,也是人類在地球上稱雄的原因。至於宗教一詞,也常與信仰混淆;凡人都有信仰,卻不一定信仰某個宗教。人願意相信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相信因果循環,相信還有另一個世界以及有個(或好幾個)造物主的存在,可是自古皆然。這種傾向,顯然有演化上的優勢,亦即有適應環境、幫助生存的好處;至於正確與否,則說不準。(潘,2009)

人腦發達到一定程度,產生自我意識後,難免想追究世間種種現象的肇因,包括人自身起源與存在意義等。追根究柢的結果,也都會碰上終極因的問題。東方智者較為務實,抱著「未知生焉知死」甚至「四大皆空」的態度;西方則從多神歸於一神,認定那就是真理所在,生命起源,以及人的歸屬。(潘,2009)

弔詭的是,歷史上經常與一神宗教形成對立的自然科學,也發軔於西方。在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前,這點並不構成問題,因為哲學(包括現代所謂的科學)在當時被視為神學的婢女,所有科學發現,無非是彰顯造物主的大能。只有在天文、地質、生物起源以及演化等問題上,科學一再揭露與聖經及教會教條相悖的事實後,兩者才出現對立。(潘,2009)

人類社會進步至今,已無可能回到過去。科學不會支持信仰裡神話的一面,真正的信仰也無需驗證。科學是理性的產物,信仰則可以是情感的依託。現代民主國家,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宗教卻不能干預政治以及他人的選擇。科學家裡不乏擁有宗教信仰者,但非科學家裡,沒有宗教信仰者只怕比前者更多。決定有無信仰的因素是理性,而非科學。(潘,2009)

電影《天使與魔鬼》裡,伊旺麥奎格飾演的樞機神父問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蘭登是否相信天主,蘭登沒有當面否認,只說他是位學者;當樞機再次追問,他才避重就輕說:「信仰是項天賦」(Belief is a gift)。這是個取巧的好萊塢式答案,雙方都不得罪。事實上,理性才是人類的寶貴天賦,也需要時時磨練,以免鏽蝕。願意追隨理性,放棄給人帶來慰藉的宗教信仰,有時還需要勇氣。(潘,2009)

科學與宗教的不相容性

基督教創世紀

聖經創世紀的記載與現代科學沒有相容性。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是從低等生物進化而來的,地球的年齡已經有約46億年了。但年輕地球創造論者、基要派等卻相信地球形成年代距今只有6000至10000年前,這與放射測年的結果有很大的差別。(維基百科, 科學, 29/Jan/2010)

智能設計

某些基督教團體認為,智能設計假說是同等重要的科學理論,甚至比現有科學理論對生命起源問題的解釋更加合理。美國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是智能設計假說失敗的結果。(維基百科, 科學, 29/Jan/2010)

 

科學與信仰無關,凡是聲稱“信則有,信則靈”的,肯定不科學。對於科學來說,如果是有的、靈的,你不信也照樣有、照樣靈;如果是沒有的、不靈的,你信了也不會就有、就靈。(方舟子, 什麼是科學和科學精神,中國青年報, 05/Dec/2005)

進化證據與宗教信仰並行不悖

(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科學院著, 科學、進化與神創論, 2008)

 

今天,眾多的宗教派別承認生物進化在地球數十億年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生物多樣性。許多宗教團體還發表聲明,指出進化論與他們所信仰的教義並行不悖。科學家和神學家都揮筆行文,動情地闡述過他們對宇宙史、對地球上的生命史的敬畏和驚嘆,指出他們不認為對於上帝的信仰和進化的證據之間有任何衝突。那些拒絕接受進化論的宗教派別,通常傾向於對宗教教義的文字作嚴格的字面上的解釋。

科學和宗教基於人類經歷的不同方面。在科學領域裡,解釋必須以觀察自然世界得到的證據為基礎。如果科學的觀察和實驗與現存的解釋相衝突,那麼,該解釋最終必須加以修正,甚至完全放棄。與此相反,宗教信仰並不僅僅以經驗的證據為後盾,也不一定會由於相悖的證據而改變,而且通常涉及超自然的力量或實體。由於超自然的實體不屬於自然世界,科學無法對其進行研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學與宗教是平行的,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關注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知。

把科學與宗教置於相互衝突的困境中,並因此導致激烈的論戰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

宗教社團言論摘錄 (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科學院著, 科學、進化與神創論, 2008)

 

許多宗教派別和宗教領袖個人發表聲明,承認進化的發生,並且指出進化和信仰並不衝突。

“在有關人類起源的進化論與上帝乃造物主的教條之間沒有矛盾。”——基督教長老會

“學生對進化論的無知將嚴重危害他們對世界和自然法則的理解,用’科學的’面目給他們介紹其他學說將使他們對科學的方法和標準產生錯誤的概念。 ” ——美國猶太教教士中心協會

“在他的教皇通諭《Humani Generis》(1950)中,我的前任庇護十二世已經肯定,只要我們不喪失某種固定的信念,在進化論和有關人類及其使命的信仰教條之間沒有衝突……今天,在該通諭發表半個多世紀以後,有些新的發現引導我們承認進化不僅僅是假說。實際上,在不同的科學領域一系列的發現之後,這個理論不可思議地對研究人員的心靈產生愈來愈大的影響。這些獨立研究的結果綜合起來——既不是預先計劃,也不是有意為之——構建了對該理論極為有益的重要論點。 ”——教皇保羅二世,給教皇科學院的信,1996年10月22日。

“我們,下面簽名的,來自許不多同傳統的基督教牧師相信,《聖經》的永恆的真理與現代科學的發現可以和睦地共處。我們相信進化論是科學的基本事實,它經受住了嚴格的檢驗,人類許多豐富的知識和成就都建築在這個理論之上。拒絕這個事實,或者認為它只不過是’許多假說中的一種’,是對科學無知的蓄意容忍,而且將把這種無知傳遞給我們的後代。我們相信,能夠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大腦就是上帝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之一,拒絕充分使用這個禮物就是拒絕造物主的意願……我們敦促學校董事會成員肯定進化論教學是人類知識的重要部分,並因此維護科學課程的完整性。我們要求,把科學作為科學來對待,把宗教作為宗教來對待,這是兩種不同形式的相互補充的真理。 ”——“牧師公開信”,由1萬多名基督教牧師簽名。詳情參見http://www.butler.edu/clergyproject/clergy_project.htm科學家言論摘錄

(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科學院著, 科學、進化與神創論, 2008)

 

科學家,像其他職業的人員一樣,關於宗教和宇宙超自然力量或實體的作用持有迥然不同的立場。有些人持有稱為科學至上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科學方法這一樣東西就足以揭開宇宙的所有秘密。另一些人持有稱為自然神論的觀點,這種觀點斷定,上帝創造所有的事物並啟動宇宙的運行,但現在不再積極地干預自然現象。許多科學家都信仰上帝或者是原動力的提供者,或者是現宇宙的活躍力量,但他們都動情地撰文描述過信仰。

“神創論者不可避免地在科學還沒有解釋,或者他們斷言科學無法解釋的地方尋找上帝。大多數信仰宗教的科學家在科學已經理解,已經解釋過的地方尋找上帝。 ”——肯尼思·米勒 (Kenneth Miller),布朗大學生物學教授,《尋找達爾文的上帝:一名科學家搜尋上帝與宗教之間的通性》一書的作者。引言出自訪談錄

http://www.actionbioscience.org/evolution/miller.html

“我認為,作為一名嚴謹的科學家,信仰關注我們每一個人的上帝,這二者之間沒有矛盾。科學的使命是探索自然。上帝的使命在於精神世界,這是一個無法用科學的語言和工具探索的領域。我們必須使用心靈、頭腦和靈魂等。 ”—— 弗朗西斯·柯林斯,人類基因組計劃主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人類基因組研究所主任。引言摘自他的書《上帝的語言:一名科學家提供信仰的證據》第6頁。

“我們關於宇宙的科學知識……為信仰上帝的人們提供一個非凡的機會反思他們的信仰。 ”——喬治·科因神父,天主教牧師,梵蒂岡天文台前主任。引言摘自在棕櫚灘大西洋大學(Palm Beach Atlantic University)的談話,“科學不需要上帝嗎,或者需要?一名天主教科學家看進化論,”2006年1月31日。參見http://chem.tufts.edu/AnswersInScience/Coyne-Evolution.htm

 (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科學院著, 科學、進化與神創論, 2008)

科學家與宗教

 

科學家與宗教

       

亦請參閱:

有神論的罩門—-宗教入門必讀:為什麼人們(含知識份子,科學家…)會相信虛幻不存在的神呢? —-作業系統新假說

轉載網上文章

宗教毋須找科學家撐腰()

宗教和科學,是人類的兩大課題。

科學滿足人的求知欲望,給與我們知識;宗教安慰人的心靈,指導我們的行為;兩者各有自己的領域。

在「認知」的層面上,藉科學來證明「有神」或「無神」,不免徒勞無功;宗教也犯不著為神的奇妙作為,嘗試找出科學的解釋。

人類要解決「情感」上的困惑、找尋生命的意義,大可翻閱新舊約聖經、佛經、道藏或可蘭經;但是想在「知識」上求知宇宙的構造、古人的生活狀況便得從天文學、人類學、考古學入手。

如果還以為一切盡在宗教經典之中,只看佛經如何描述「三十三天」、根據馬太或路加福音記述由阿當到耶穌有多少代,來計算人類歷史有多少代多少年,只是走冤枉路而已。

日常語言中,宗教和科學均有「真理」,其名雖同而含義有異。

事實上科學的目的在於找尋真理,但絕對沒有科學家膽敢宣稱自「己經找到」真理,科學理論只是暫時還經得起驗證的「假設」而已。(Karl 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至於這個科學家信教、那個不信,到底當中比例如何,本文不擬討論,其實多與少也無損宗教的價值。

有些傳教士覺得科學家以精確和客觀得到大眾的敬重,而樂於得悉某科學家也信教。但假如以此大做文章,來「提升」宗教在大眾心中的地位,那有有何必要?

等而下者,若然不惜虛構論證來誤導群眾,更是自欺欺人,到了信徒發覺並非如此時,其失望會有多大!

我曾在基督徒聚會上,聽到傳道人告訴會眾:

1. 「很多」大科學家都篤信有神,包括最出色的愛因斯坦和牛頓。達爾文的進化論,有違聖經的真理;他晚年深感後悔,終於成為基督徒。

2.

我看過有些基督教傳道人闡釋上述論點的文章,只限於引用一些二、三手的資料,即是有人論說愛因斯坦、牛頓如何如何的文章或書籍。要得知真相,必須考查歷史,尤其是當事人的原作。(中篇講愛因斯坦和牛頓)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宗教毋須找科學家撐腰()

(續上篇)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智商爆棚,「相對論」無人不知,如果連他也信有神,世人還須懷疑嗎?有些世俗的傳教士便挾「愛因斯坦也說有神」以自重。

問題是,愛因斯坦雖認為「有神」,在著作中曾出現God 這個字,但他的所謂「神」是難以名狀的「創造者」,或代表一個沒情志的「大自然」,與先哲Spinoza的「God」的概念相若,肯定不是基督教描述的「上帝」…

( “I believe in Spinoza’s God who reveals himself in the orderly harmony of what exists, not in a God who concerns himself with fates and actions of human beings.")。這個觀點與跟我們的時代近一些、也在著作中提到「God」的另一位大科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相合。

愛因斯坦根本不算是基督徒,也多番鄭重否認是教徒。

「我不相信相對論的基本觀念能夠用作聲稱與宗教有關係,科學知識一般說來與宗教不同……我們把道德視為純屬人類的事,雖然是人類最重要的事……」(1932年12月回覆一位準備作<相對論的宗教暗示>演講的猶太教長的信)

「我眼中的大自然,是一個我們只能非常不完美地理解的宏偉結構。這必使沉思者充滿「謙卑」之感,這是一種與神秘主義毫不相干的宗教感覺……」(1954年給某進化學者的信)

「你所讀到有關我篤信宗教的說法是謊言,被有系統地重覆的謊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如果我體內有所謂虔誠(Religious)的話,那只是我對這個可以用科學理解的世界結構的無限仰慕而已……」(1954年3月回覆某詢問他宗教信仰的信)

有關愛因斯坦的上帝觀,請看一位牧師/神學教授Thomas Torrance的說明
牛頓

學術界稱牛頓為「原型自然論者」(Pro-Deist),即是相信宇宙有創造者,但衪創造了便使萬物運行不息,有如撥動了鐘錶的機括之後,便不再插手干預。

這個觀念顯然跟基督教的那位愛人、救人、罰人的人格化神大相逕庭。循道會的創立人約翰衛斯理,便曾對牛頓的上帝論大表異議。

牛頓雖自稱「基督徒」,常讀聖經(而且對解析「聖經密碼」很有研究)的事實,傳教士樂此不疲地反複援引。

但沒有幾個傳教士會提到這一點:牛頓認為「基督教」已乖離聖經!

牛頓的上帝觀念,傾向四世紀異端神學家Arius的理論,他反對三位一體,不認為耶穌是神。諷刺的是,他獲委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Fellow of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

為了他不肯接受主教按立之禮(Holy Orders Sacraments),英王因他名氣大而特別下令破例免禮。牛頓甚至到死,也不肯接受教會為他做臨終聖事。

今日的傳教士把牛頓援引為同道中人,博取會眾的認同,未免自作多情。(下篇講最惹爭議的達爾文 )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宗教毋須找科學家撐腰()

(續上篇中篇)

達爾文

很多人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認識,別無其他,就是「人是猿猴變的」、與聖經說神造人的記載不相容、是與基督教為敵。我就親耳在佈道會中聽過傳教士說,達爾文晚年時對曾經提出進化論「深感懊悔」,最後成為了基督徒。

是真的嗎?

達爾文在1882年去世,但要到了33年之後的1915,才有一名英國海軍上將James Hope的太太Elizabeth Hope在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個基督徒退修會中,宣稱她在達爾文臨終時訪問過他,「他後悔地說極其希望沒有將「進化論」闡釋成那個樣子……希望對會眾述說介紹耶穌基督和他的救贖……」

教會把這個「見證」珍如拱璧,同年在浸信會刊物Watchmen Examiner大肆宣揚,使「達爾文晚年信主」的說法大囂塵土。

事實上除了Hope太太的一面之辭,根本沒有任何說達爾文信了基督教的紀錄。達爾文有七名子女,一家相處融洽,病中家人在他左右,照顧無微不至。達爾文夫人才是虔誠基督徒,勸了他一生也不能使他重新入教,十分失望

如果達爾文晚年信教,那有只得一個外人知道的道理!達爾文的家人和科學家摯友赫胥黎(Julian Huxley)反覆澄清也無效,女兒兼家族史家和書信編纂者Henrietta Darwin 忍無可忍,1925年在<基督徒>雜誌上發表聲明:

「父親臨終時我守在他身旁,他重病不治或得其他病時,Hope太太都不在場。我相信父親根本未見過她……父親對他的任何科學觀點,不論是當時的或是早期的,從未後悔過。我們認為,他後悔的事是在美國編造出來的……純屬無稽之談。」

另一個反證是,達爾文在去世那一年,為自傳作最後定稿,特別用一章來交待自己的宗教觀:

「…<舊約>那一套顯然是虛假的世界史…無法證明福音書是在事件發生當時寫成的,他們在許多重要的細節上有出入…新約的道德看起來很美麗,但很難否認,它的完美要依賴我們在現代視為象徵的解釋……」

Hope太太造謠欺世,以及達爾文至死未信的事實,現在一些基督教人士已經公開承認

The alleged recantation/conversion is embellishment that others have either read into the story or made up for themselves. Moore calls such doings “holy fabrication!”….it therefore appears that Darwin did not recant, and it is a pity that to this day the Lady Hope story occasionally appears in tracts published and given out by well-meaning people. (http://christiananswers.net/q-aig/darwin.html)

奈何有些傳道人以訛傳訛,仍然不斷重覆這個謠言!最近的例子,是2006年12月15日澳洲布里斯本的「華友週報」第8版上,活水泉教會的蕭黃寶珠牧師的文章。

一點建議

我雖然是一個離教者,但承認認為基督教對人類文化影響深遠,「導人向善」、給予人希望、安慰人心的能力亦至為顯著。

我以前去過幾年的基督教崇拜,聽過吸毒者、黑社會流氓信教後改過自新,甚至成為專職傳道人的見證。近年聽到香港女星蔡少芬的爛賭母親終於信主,戒除累得女兒傾家蕩產的賭癮……例子不勝枚舉,不能忽視基督教的功勞。

但是假如傳道人打著「宣揚真理」的旗幟,仍繼續使用以訛傳訛或早被否定的論據,是足以使嚴肅的傳教工作蒙羞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基督教對偉大科學家謊言 ]

「凡是有欺騙性的東西,總是起一種魔術般的作用」

——> 柏拉圖<<理想國>>

「任何利用人類美德行騙的行為都是對偉大人類天性共和國的背叛,無論是在重

大的還是瑣碎的場合」

—-> 塞繆爾. 約翰遜 <<拉塞勒斯>>

在之前, 本人曾經說過基督教教會曾對過往兩位偉大科學家(哥白尼和伽利略)的逼害.現在, 就和大家談談基督教對近代三位超級偉大科學家的謊言! 一個錯漏百出的宗教,在政治上得到支持, 於今亦日立一倒. 而且, 更編造謊言(教會的小圈子最愛編出有利自己的傳言,而基督徒往往不假思索地信以為真,並廣泛流傳,弄假成真)來欺騙人類, 使人信主.相信這些謊言, 大家都經常聽到基督徒掛在口邊, 久而久之, 便成為了基督教界傳教的武器. 有很多人都因此而信了主, 因為這三位偉大科學家的影響實在無窮的大.基督教的所作所為真使人感到無限的可悲.


1) <<物種起源>>發表者 —- 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 1809-1882)

一八五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這個世界就好像發了狂般, 不論乞丐或甚至到
大學論的教授都興奮莫名. 有人在街上歡呼, 有人在東奔西走, 總是動彈不定!
因為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正式向世界發表了驚天動地的<<物種起源>>一書!
他否決了長期以來騙人於無形的上帝創造論,否決了害人不淺聖經中的物種不變論!
因此, 兩位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對達爾文和其學說有極高的評價.

沒錯, 達爾文在25歲之前是一位的基督徒. 而且很喜歡看聖經, 所以紐約時報都
說他不是想謀殺上帝的, 可是他做到了. <<物種起源>>一書起初並沒有對宗教界造成
很大的振動, 但是很來<<物種起源>>的影響力日深, 很多學者都提及到,因而使宗教也
不能忽視, 後來更引起歷史以來基督教界一次很大很深遠的振驚! 於是 ,教會便對
達爾文處處壓迫, 使達爾文深深感到教會的邪惡無良!

在達爾文1882年4月19日死後, 一位女士名叫赫普 (Hope),她在
出席了美國麻省慕迪(Dwight Lyman Moody)的一次佈道, 她說在達爾文臨終的
時候, 她訪問了他 ,並且當時達爾文對她說:"我很後悔我將進化論釋成這樣, 請你幫我
開一個會, 我想說基督教的救贖" 之後 這個傳言隨即在基督教小圈子流傳.

但達爾文的女兒在亨里雅塔 (Henrietta) 在一九二二年發表了奠重的聲明

「在我父親臨終時,我守在他的身旁。在他重病不治時,或在他得其他病時,
赫普女士都不在。我相信我的父親從未見過她,她對我父親的思想、信仰沒有
任何的影響。我父親對他的任何科學觀點,不論是當時的還是早些時候的,從
未反悔過。我們認為有關他後悔的故事是在美國編造出來的。..整個故事純屬
無稽之談。」

那究竟誰在說謊言呢? 根據?爾文妻子的日記 , 在1882年4月18 日 3刻時份 , ?爾文從迷濛中醒過來 , 並對其妻子和兒女說了以下說話

" 我一點也不怕死"

“只要一有病 , 就感到您的服待"

“告訴孩子們, 他們一向對我和善"

但郤不點也看不出 :"我很後悔我將進化論釋成這樣, 請你幫我開一個會, 我想說基督教的救贖" . 無疑 , 這根本是對?爾文的一個大謊言!

可是於今依然有很多基督徒藉此來傳教! 一位如此偉大的科學家, 本來並沒有心反基督的,單是作科學上的研究. 可惜他的成果郤因而使他被教會壓迫,更在死後污他清名!難怪在他的 <<回憶錄>>中,他處處都表現對基督教的憎恨,討厭,尤其是對永火地獄的教義 ,他更說:這真是一個可詛咒的教義!

「真的,我很難明白人們怎麼能夠希望基督教是真實的,因為果真如此的話,其經文以明明白白的語言表示了,凡是不信仰基督的人們,其中包括我的父親、兄弟以及幾乎一切我的最好的朋友,都要永世受到懲罰。這真是一種可咒詛的教義。」

「有許多虛偽的宗教像野火般地傳布到地球上的大部份地域,這個事實對我是重要的. <<舊約全書>>的內容也不比印度教的聖書或其它任何一個未開化的民族的信仰更高明,更加值得信仰. 必須有明顥的証據, 才能使一個精神健全的人相信那些支持基督教的奇蹟」

「我們越是認識自然界的固定法則, 奇蹟就變得越不可信….」

「我相信 , 一切生物的肉體器官和心理器官是通過自然選擇或適者生存 , 再加上使用或習性的作用而發展起來的 ; 每一個也這樣相信的人都會認同, 這是器官之所以形成是由於具有這等器官的生物因此能夠同其他生物勝利地進競爭, 并且增加了它們的數量.」

「現在支持上帝在子在的最常用的論據 , 是多數人內心深處的信念和感情, 這些感情從前也曾經使他堅信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滅. 但是, 世界各族人民并不在內心中同樣地相信唯一的上帝在在?, 郤是各自信仰?各自神或者鬼. 所以 ,這種內心的信念和感情也就無意義 , 它不能作為說明上帝實際在在的証據.」

「把一種對上帝的信仰向孩子思想中反復地灌輸 , 這對他們尚未發育的頭腦將會產生一種非常強烈的 , 也許是遺傳的效果 , 以致他們很難放棄對上帝的信仰, 這正如一個猴子很難放棄對蛇的本能恐懼和厭惡一樣. 」

「我不能假裝可以對深奧問題作一點最低限度的解釋.萬物開始的奧秘不是我們所能解決的;人們必須滿足作一個不可知論者, 我就是這樣人中的一個」

「對於我自己來說 , 我相信我終生致力於科學是做了 , 我沒有由於犯了任何大罪而感到悔恨 , 但我經常感到遺憾的郤是我所做的沒有給人類帶來更直接的好處」

—->達爾文

2) <<相對論>>的作者 阿爾伯特愛因斯旦

相信沒有人不曾聽過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的名字. 他曾因光電效應的
研究而得到了諾貝爾獎. 可是後人再看他其它研究, 說出他其實應該得到六個諾
貝爾獎(廣義相對論本人最為欣賞), 只應他實在太絕頂聰明了, 所以沒有人明白他的學說. 對於這位超級科學
家, 當然很值得人們去愛而敬之. 怎知, 這個"神聖基督教", 又開始擺起愛說謊的口
, 又向大家說謊言了. 他們今次說的是愛因斯旦信主!!!!!

後來更要麻煩到愛因斯旦本人在其語錄親自證清:

「你所讀到的關于我篤信宗教的說法當然是一個謊言,一個被有系統地重復著的謊言。
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從來不否認而是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
“當然是一個謠言,一個被有系統地重复的謠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
“我不相信個體的永生,我認為倫理純粹只是人類自身的關懷,並沒有超人的權威躲在后面。」

我很想用愛因斯旦一句話來告誡所有的基督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

3) 牛頓

很多人(特指基督新教徒)都說牛頓是基督新教徒, 還藉此來高唱 : 看 ! 這麼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敝教的信徒 ! 說這些話的人 , 明顯是對牛頓認識皮毛就故亂狂言 . 牛頓其實是基督新教眼中的異端 , 而且是一位罪大惡樣的異端 ! 論據如下 :

a) 他否定神學(古代希臘教父思想) , 正如他曾說道

" 因為一個盲人沒有顏色的概念, 所以我們對於全知的上帝感知和理解萬物的方式也沒有概念."

b) 他不相信三位一體論 , 否定基督位格等的傳統教義 . 認為這些教義都是不理性 , 不合理 , 因政治因素而培育出來的 . 亦因其認為耶穌是隸屬於天父(耶和華) , 所以富有 “阿里烏派"的稱號

c)研究 聖經密碼(Bible code)的先驅者 , 他認為某些書卷如 <<但以理書>> , <<約翰福音>> 等先知著作都是象徵性的和象形文字式的 , 不能用一般常理去理解 , 要采取一些特別的方法.(若然在 牛頓時期電腦經已普及 , 可能會出版聖經密碼 3 )

d) 用自己的智慧去虧探神的智慧 , 牛頓曾經根據<<以西結書>> 所寫而製了一份所羅門聖殿的建築平面圖 , 為的是從中了解宇宙的某種建築密碼, 從而了解上帝的思維( 很可惜所羅門聖殿只不過是人的設計) . 這幅聖殿平面圖今天被保存在巴伯森學院圖書館裡.

e) 牛頓認為<<聖經>>存在著一套神秘的知識 , 只有 “高手" 先可以理解 .

" 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秘的財寶賜給你 , 使你知道喚你的 , 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筆者題外話 :

牛頓作為一位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 , 但郤花了大半生的時間於神秘學和煉金術方面的專著中 . 本人覺得他正是一面鏡子 , 一個人盡管他怎樣聰慧 , 若花時間於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 , 亦只是大為浪費 . 筆者建立此網亦花了若干的時間 , 但只要花本人一己若干的時間 , 就能夠讓眾多人放棄相信某些虛假的東西 , 而取回人生大部份的時間 , 我相信這也是值得的. 牛頓在研究基督教和科學 , 最後更說出以下一句足以讓科學家涕泗縱橫的說話 , 值得嗎?

" 在全部歷史上 , 一切直正精通科學的人 , 其知識無不來自埃及的那位月神 "

我國有句名言:" 其人雖已沒, 千載有餘情"
三位偉大的科學家都經已死了, 但他們對世界的貢獻郤依然有著廣大及持久的作用.
各位信徒們, 能否稍為尊重這三位偉大的科學家呢?亦尊重世人知道實情的權利好嗎?

理智再臨者筆

參考書目:

<<?爾文自傳 , 1809 — 1882 年 , 原稿未刪本>>

<<揭示物種起源的偉大科學家—-?爾文>> —– 作者: 李國秀

<<為神而戰>> —- 作者 : 凱倫.阿姆斯壯

<<愛因斯旦語錄>>

附錄 : 轉載網上文章 ( 愛因斯旦的信仰問題 )

最近一期的 (第十八期), 遠志明在向劉再復傳道時, 舉愛恩斯坦為例說明大科學家都有虔誠的信仰. 現在 ACT 上都還有人說愛恩斯坦相信宇宙有有理性和有智慧的創造者, 我以前已指出這是一個被廣泛有意傳播的謊言, 現再摘譯愛恩斯坦有關這方面的言論, 以正視聽.

[1954 年 03月22日, 一位機械工人給愛恩斯坦寫信, 提到他讀到一篇有關愛恩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 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愛恩斯坦在 24日回信說:]

“你所讀到的關於我篤信宗教的說法當然是一個謊言, 一個被有系統地重覆著的謊言. 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 我從來不否認而是清楚地表達這一點. 如果在我的內心有什麼被稱之為宗教的話, 那就是對我們的科學所能夠揭示的這個世界的結構的沒有止境的敬仰."

[1939 年 12 月, 給一位準備演講 “相對論的宗教暗示"的芝加哥拉比的回信: ]

“我不相信相對論的基本觀念能夠被用來聲稱和宗教有關係, 科學知識一般說來與宗教不同. 我看到這一點是由於這個事實, 即客觀世界的深層相互關係能夠用簡單的邏輯概念來理解. 實話說, 就相對論而言, 更是完全如此.

通過體驗這種深層相互關係的邏輯理解而產生的宗教感覺, 不同於那種人們平常聽說的宗教感覺, 它更像是面對物質宇宙所展現的規劃而感到敬畏. 它不會導致我們更進一步去塑造出一個用我們自己的形象的神一樣的存在–一個對我們提出要求並對我們個體都有興趣的角色. 在這種感覺之中, 既無意願, 且無目標, 更無必須, 而只是單純地存在著. 基於這個原因, 我們這種人把道德視為純屬人類的事務, 雖然是人類最重要的事務."

[1954-55年間給一位進化論學者的回信:]

“我從來不給予大自然一個目的或目標, 或任何能被理解為擬人的東西.

我眼中的大自然是一個我們只能非常不完美地理解為宏偉的結構, 而這必使一個沉思者充滿"
謙卑"的感覺. 這是一種與神秘主義亳不相干的宗教感覺."

[1936年01月19日給一位六年級主日學校學生有關"科學家是否禱告?"的回信:]

“科學研究是基於這樣的觀念, 即一樣事情的發生都為自然規律所決定, 人類活動都是如此. 由於這個原因,一個做研究的科學家幾乎不會傾向於相信事物的發生能被一個祈禱者所影響, 即被一種向超自然的存在所提出的願望所影響. 然而, 我必須承認, 我們有關自然規律的實際知識還不完美, 不完全的. 因此, 我相信在大自然中存在普遍適合的基本定律都是有賴於一種信念. 這個信念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科學研究的成功所証明.

但是, 在另一方面, 認真地投入科學探討中的人都變得相信在宇宙的規律中展現出一種精神–一種比人的精神變得更高貴的精神. 只具有卑微的力量的我們對此必感謙卑. 就此而言, 對科學的探討會導致一種特殊的感覺, 與更幼稚的人們的宗教感非常不同的感覺."

[1953年07月17日給一個浸禮會牧師的回信: ]

“我不相信個體的永生, 我認為倫理純綷只是人類自身的關懷, 並沒有超人的權威躲在後面.

[1950年12月03日, 一名19 歲的大學生絕望地向愛恩斯坦詢問人生的意義何在, 愛恩斯坦的回信說:]

“你努力要為個體人生以及全人類尋找一個目的的渴望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意見是, 如果問題是這麼被提出的話, 那麼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 如果我們談到了一項的目的和目標, 我們只不過是在問這樣的問題: 通過這項行動及其後續, 我們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慾望? 或者, 我們應該避免什麼樣的不希望得到的後果? 當然, 我們可以按個體所屬的集體的標準清楚地表白一項行動的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 這項行動的目標至少是間接地滿足經成一個社會的個體的慾望.

如果你問我社會或一個個體的總目的或目標, 這個問題就失去了它的意對義. 當然, 如果你問的是大自然的總目的或意義, 更是如此.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 去假設某人的慾望與發生的事惰相聯系., 是非常主觀的, 至少是不合理的.

然而, 我們全都感到, 問我們自己應該如何指導我們的生活的確是非常合理而且重要. 我的意見是, 答案為: 只要能夠做的就盡量地滿足所有的慾望和需要, 並且在人類關係中達到和諧和美麗. 這是以許多的良心思考和自我教育為先決條件的. 不可否認的是, 比起生活在我們的學校和大學中的人, 開明的希臘人和古代東方的聖賢在這個最為重要的領域達到更高的水平.

調查發現美國三分之一科學家相信上帝

調查發現美國三分之一科學家相信上帝 [/td][/tr][tr][td][table=98%][tr][td=2,1][email=news@gospelherald.com.hk][color=#0000ff]魯德 [/color][/email]/ 基督日報記者[/td][/tr][tr][td]2009年07月20日10時09分 上午 Posted.[/td][/tr][/table][/td][/tr][/table]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科學家聲稱自己相信上帝。有評論說,這表明了信仰與科學並不是衝突的。

這項調查是由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與由所有科學領域組成的全球最大的科學社團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聯合進行,分別訪問了美國普通公眾以及科學家群體,並進行對比。

此次的調查研究依據兩組群體的電話訪問結果。首先,是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28日至5月12日訪問的2,001名成年人以及在6月18日至21日訪問的1m005名成年人。美國科學促進會則在5月1日至6月14日隨機抽樣調查了2,533名會員。

調查發現,美國一般公眾相信上帝存在的比例是83%,而科學家被訪者則有大約三分之一相信上帝。可是,一名基督徒生物化學家在看完報告之後表示,雖然科學家相信上帝的比例明顯低於普通公眾,但並不必要將此當作為壞消息。

生化學專家兼Procter & Gamble產品研發科學家Fazale Rana博士,身為「有理由相信」(Reasons to believe)基督教事工的護教學及調查副主席,評論調查結果:「這個調查給我們傳達一個信息,就是如果科學與宗教是不相容的,那麼我們就沒有可能仍舊看到還有30%至40%的科學家承認有一位上帝,或者相信一切萬物背後存在一個有更高能力的。」

Reasons to believe事工的使命是幫助人們看到科學與信仰並不互相矛盾,「科學與信仰是夥伴,而不是敵人」,引導慕道友或基督徒免受媒體或期刊所報導的最新科學研究發現而不再願意敬拜造物主上帝。

Rana博士說,早在1920年,就曾有調查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科學家相信上帝。大約100年過去了,比例仍舊穩守,因此他為這個調查結果而感到非常鼓舞。

除了問及是否相信上帝之外,調查還問到是否相信有更高能力的一個。其中,18%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相信有更高能力的存在或一種屬靈的存在,而美國一般公眾在這一方面的比例是12%,基本上相仿。

但是當調查問到受訪者是否不相信上帝或者更高的能力時,一般公眾與科學家又一次顯示了明顯的差別。其中,只有4%的公眾表示不相信,而科學家則有41%。Rana說,這一主要差別根源於科學的本質。科學領域需要為客觀現象尋找出自然主義的解釋,因此傾向於依賴自然主義方法論的哲學,並將上帝排除在外的無神論。在這種風氣之下,科學家也面對很多壓力,有時候即使自己相信上帝但仍舊要表現得像不相信上帝一樣。自然主義方法論的哲學只能迫使科學家通過自然主義的方式來解釋事情。

然而,這也更使此次的調查結果顯得寶貴。他說:「面對哲學上的壓力,仍舊有這麼高比例的科學家相信上帝,對此我感到鼓舞。」

傑出的美國科學家幾乎全都不信基督教!

傑出的美國科學家幾乎全都不信基督教!

文章提交者:雲在青天

前言:

基督徒們常常說,有多少多少諾貝爾獎獲得者都信基督教。

這是謊言。

由於歷史的原因,那時候西方社會的人們,生下來就被父母變成了“基督徒”。那些諾貝爾獎得主真的信基督教嗎?我們不知道。因為,據我所知,從來沒有一個權威機構針對那些科學家們的信仰問題作過調查(問卷調查或者面談)。

到現在為止,據我所知,關於傑出科學家們的信仰問題作過的最權威的調查,就是科學界最權威的雜誌之一《自然》的調查。本帖談的就是《自然》雜誌過去幾十年做的幾次調查。

————————

基督徒們傳教的時候喜歡用謊言騙人,利用人們的思維誤區誤導別人。比如,有個基督徒說:“大部分近代舉世聞名的傑出科學家都是基督徒.他們懷著他們懷著敬畏上帝的心,從事科學研究,創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理論”,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喜歡用鐵的事實說話。

進入正題之前,先講一個基督徒們利用人們思維誤區的例子。看了我的反基的帖子之後,很多基督徒的第一反應是:基督教流傳了兩千年,有那麼多絕頂聰明的人(某某著名科學家等等)都信基督教了。難道就你比他們都聰明?

這是一個巧妙利用人們思維誤區的典型例子。我們來剖析一下。這裡隱含的邏輯是:因為基督教流傳了兩千年並且有那麼多絕頂聰明的人信了基督教,所以基督教不會錯,是真理。真是這樣嗎?好,如果基督教真的是“真理”的話,那麼,按照基督教信仰,基督教是“唯一真理”,佛教/伊斯蘭教就都是謬誤了,對吧?那麼,我們也可以同樣反問:佛教/伊斯蘭教流傳了幾千年而且有那麼多絕頂聰明的人信佛教/信伊斯蘭教,佛教/伊斯蘭教會是謬誤嗎?由此可見,這種邏輯是講不通的!

現在進入正題。

基督徒們傳教的時候,有時候會列舉長長的一串科學家的名字,告訴你這些科學家都信了基督教。言下之意:你看,這麼多優秀的科學家都信了基督教,基督教還能有什麼問題嗎?你還猶豫什麼? (題外話:很多時候,這串科學家的名字當中有謊言。比如,我見過有些基督徒把愛因斯坦列為信基督教的科學家,還有些基督徒撒謊說達爾文後悔創立進化論,臨終前信了基督教云云。這些都是早就被戳穿的謊言。有興趣的同學們請自己做點功課。)

好,假設基督徒們列出的這一串科學家都信基督教好了。基督徒們忘記了一點:有傑出的科學家信基督教不假,但是有多得多的傑出的科學家不信基督教啊!

如何確定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們的信仰呢?科學的方法是:直接對科學家們的思想作調查,而不是看科學家們還是嬰兒的時候他們的父母有沒有為他們“受洗”!很幸運,最權威的科學雜誌之一的《自然》(Nature)雜誌就做個這樣的調查! (題外話:不知道《自然》雜誌是一本如何權威的科學雜誌的人們,麻煩你們自己多點功課。)

==============

傑出的美國科學家幾乎全都不信神

http://bbs.guoxue.com/archiver/?tid-500627.html

基督徒們傳教的時候,有時候會列舉長長的一串科學家的名字,告訴你這些科學家都信了基督教。言下之意:你看,這麼多優秀的科學家都信了基督教,基督教還能有什麼問題嗎?你還猶豫什麼? (題外話:很多時候,這串科學家的名字當中有謊言。比如,我見過有些基督徒把愛因斯坦列為信基督教的科學家,還有些基督徒撒謊說達爾文後悔創立進化論,臨終前信了基督教云云。這些都是早就被戳穿的謊言。有興趣的同學們請自己做點功課。)

自本世紀初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爭辯美國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問題。我們最新
的調查發現,在頂尖自然科學家中,不信神的比例比以前都多--幾乎全都不信
神。

《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涵蓋了1914年,1934年,1996年,以及1998年所作的調查,這些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科學家當中,信基督教的比例正在大幅度較少,而美國科學院院士當中,到1998年,信“神”的比例只有7%! ! !而1914年的時候,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心“神”的比例還有27%左右。隨著科學的發展,這個比例下降的夠快吧?美國科學院院士中信“神”的比例大幅下降到了7%,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當然,即使只有7%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信“神”,那也是長長的一串名單!呵呵!

《自然》雜誌的這篇論文發表在(Nature 394, 313 (1998)),英文原文見:
[url]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394/n6691/full/394313a0_fs.html[/url]

中文的譯文,網上可以找到。我們附一份譯文如下:
——————————————–
傑出的美國科學家幾乎全都不信神

自本世紀初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爭辯美國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問題。我們最新
的調查發現,在頂尖自然科學家中,不信神的比例比以前都多--幾乎全都不信
神。

最早研究這個課題的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穆斯·H·路巴(James H. Leuba),
他在1914年做了里程碑式的調查。他發現,在1000名隨機選擇的美國科學家中,
有58%表示不相信或懷疑神的存在,在400名“大”科學家中,這個數字上升到了
接近70%。 20年後,路巴用有些不同的方式重複了調查,發現這兩個數字分別上升
到了67%和85%。

在1996年,我們重複了路巴在1914年的調查,並向《自然》報告了我們的結果。
我們發現,在1914年以來,美國科學家一般地沒有多少變化,有60.7%表示不信或
懷疑神的存在。今年(1998),我們很接近地模擬了路巴在1914年第二階段的調查,
調查那些“大”科學家的信仰,發現信神的比例是前所未有的低--只有大約7%。

路巴把“大”科學家不信神或疑神的比例高的原因,歸於他們具有“超級知識、
理解和經驗”。類似的,牛津大學科學家彼特·阿金斯(Peter Atkins)在評論我們
1996的調查時說,“你很顯然能夠是一個科學家,並具有宗教信仰。但是由於科學
和宗教的知識範疇是如此不合,我不認為在更深刻的意義上,你能夠是一個真正的
科學家。 ”這樣的評論導致我們重複了路巴第二階段的研究,對“大”和“小”科
學家的宗教信仰做最新的比較。

我們所選取的“大”科學家群體是美國科學院的成員。我們的調查發現,科學
院的自然科學家幾乎一致地否認超驗事物的存在。不信神和不信永生的比例,在科
學院生物學家中分別為65.2%和69.0%,在科學院物理學家中分別是79.0%和76.3%。
剩下的人當中,大部分對這兩個問題都持懷疑態度,很少有相信的。我們發現,科
學院的數學家具有最高的信仰比例(14.3%信神,15.0%信永生)。生物學家具有
最低的信仰比例(5.5%信神,7.1%信永生),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則稍微多了一
些(7.5%信神,7.5%信永生)。

重複路巴的方法有些困難。對一般的調查,他從標準工具書《美國科學界人士》
(AMS)中隨機地抽取科學家名單。我們用了這部書的現有版本。在路巴的時候,AMS
的編者在詞條中標示出“大科學家”,路巴就據此鑑定他的“大”科學家。 AMS不再
有這樣的標示了,所以我們就把科學院的成員做為我們的“大”科學家,在早期的
AMS,這個身份也是“大科學家”的標誌。我們的方法要比路巴的方法產生了一個更
傑出的樣本,這或許可以解釋在我們的被調查者中存在著極低的信仰比例(如果前面
引述的路巴和阿金斯的評論是正確的話)。

在1914年的調查中,路巴把他那簡略的問卷郵寄給了隨機抽選出來的400名AMS
的“大科學家”。它詢問被調查者是否相信“一個能與人類進行智能和有感情的溝通
的上帝”和“個體的永生”。對每一個問題,被調查者可以選擇回答確信、不信或懷
疑。我們的調查包括了完全相同的問題,也要求匿名答复。

路巴把1914年的問卷送給了400名“生物和物理科學學家”,後者除了物理學家
和天文學家,還包括數學家。由於科學院成員的人數相對較小,我們把我們的問卷送
給了這些核心學科的全部517名科學院成員。在1914年,路巴收回了大約70%的答卷,
在1933年則超過75%,而我們在1996年的調查收回了60%,對科學院成員的調查則收
回了稍多於50%。

正當我們整理調查結果的時候,科學院發行了一本小冊子,鼓勵在公共學校教授
在美國科學界和某些保守的基督徒之間一直存在衝突的進化論。這本小冊子想讓讀者
確信,“科學對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持中立立場”。科學院院長佈魯斯·阿爾伯茲
(Bruce Alberts)說:“有許多非常傑出的科學院成員有著非常虔誠的宗教信仰,同時
也相信進化論,他們中的許多人是生物學家。 ”我們的調查結果與此不同。

(方/舟/子譯自Nature 394, 313 (1998))

東海老人 發表於 2009-2-12 10:20

所跟帖: 東海一梟:  zt傑出的美國科學家幾乎全都不信基督教!   2009-02-11 08:27:20  

————————————————– ——————————
作者: 雲兒   按調查問卷定義,不信神的基督徒恐怕不少2009-02-11 10:16:38  [點擊:68]
心理學家劉巴(James H. Leuba)等人的研究,我以前也介紹過,具體情形可以看我以前寫的《宗教小測驗》及其答案,還有《諾獎科學家的宗教狀況:Beit -Hallahmi教授的研究》等等。

《自然》上報導的結果,企圖重複當年劉巴的研究,只問了兩個問題:你相不相信一個人格化的上帝?你相不相信死後永生?問卷上兩個問題都有特定的含義,跟基督教還不能等同。所謂“傑出的美國科學家幾乎全都不信基督教”,是一種比較具有誤導性的說法。

比如第一個問題,是否信仰人格化的上帝?當初劉巴的調查問卷裡,問題大意是:你是否相信上帝可以跟人進行知識上和情感上的交流,也就是說,可以向他祈禱並預期能得到他的回應,該“回應”超出了祈禱者主觀感覺與心理體驗的範圍?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最後一句,“超出祈禱者主觀感覺與心理體驗的回應”。很多科學家把它理解為,上帝會以超越心理體驗,甚至違背自然規律的方式,干預這個世界,直接跟個人溝通對話,而這種對話是實際發生的,並非僅限於主觀的心理體驗。

因為這種理解,不少科學家都對這個問題作了否定的回答,但是卻在問卷旁邊加註說明,自己信上帝,信基督,信救贖,不過卻不是以你說的這種方式去信仰。例如一位物理學家就說,我信仰上帝,但我不認為上帝會以違背物理規律的方式乾預這個世界。

劉巴舉了很多此類回答作例子,並且作了分析,結論大意是,既然你不相信此處所定義的人格化上帝,那麼,你信仰的就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格神,多多少少變成了對非人格神的信仰。很大程度上,非人格神可以說只是客觀規律的代名詞,或者只代表著一種心理體驗、道德追求和精神寄託。他想調查的,並不是這種信仰,而是對傳統意義上人格神的信仰。哪怕你是每週上教堂的基督徒,至少你不信這種人格神,你就不算是真正信神了。

劉巴後期致力於美國基督教會的改革。他相信人有信仰需求,而這種需求是完全自然和有益的。教會一方面要滿足人們的這種精神追求,另一方面要避免傳統的迷信和封閉,使得宗教信仰與現代科學和諧一致。

在我看來,如果嚴格按照劉巴的定義來看對神的信仰,現代很多基督徒,恐怕都可以說成是不信神的。我舉一個例子。基督徒網友安替,在《基督教不是萬金油——說說我的見證》中作了這樣的見證:
真正相信的只是一天晚上,那是大二了,因為什麼事情我感覺到我的人生的所有的驕傲都被擊垮了,我就跪下來說,主啊,救救我。然後就突然有醍醐灌頂的溫暖和被拯救的回音。那時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基督教最大的內核並不是說,“主在”,而是,“求主,主在”。 ….“禱告”是基督教的核心,凡事必先禱告。對於基督徒來說,禱告是很幸福的事情,每每我在安靜處向主禱告的時候,人生就被穩穩地托住,好像孩子在母親的懷抱。維特根斯坦說,凡是能說清楚的,都可以說清楚,凡是不能說清楚的,我們必須保持沉默。這是哲學家的態度,對於信仰者來說,無須沉默,禱告即可。
安替的見證,“醍醐灌頂的溫暖和被拯救的回音”等等,說的都是心理體驗,所言並未超出這個範疇之外。衡諸劉巴定義,是不是可以說,這段見證並不能成為安替信仰人格神的證明?

知道了劉巴定義的信神是什麼,再來看有關調查,讓我感到尤其詫異的,不在於有多少頂尖科學家不信人格神,而是在於,仍然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頂尖科學家,或者堅信人格神,或者拿不准信與不信,僅只表示懷疑。下表是《自然》上發表的上述調查結果,翻譯者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刪去了:

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vey answers among“greater” scientists

人格神 1914 1933 1998
相信  27.7  15  7.0
不信  52.7  68  72.2
懷疑  20.9  17  20.8

永生  1914 1933 1998*
相信  35.2 18   7.9
不信  25.4 53  76.7
懷疑  43.7 29  23.3

(* 雲兒注:此列數字原文如此,加起來遠多於100)

我是在無神論教育中長大的,所以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直到今天,還是有相當比例的大科學家,不能堅信人格神的不存在?當然我個人也覺得,信仰如何,並不一定構成對科學研究的負面影響。寫出這篇報告的兩位研究者,《科學美國人》上曾介紹過其信仰,他們都是基督徒,其中一位似乎還信人格神,"He is quite comfortable with Einstein’s personal God"。

我的宗教觀—「唯物論/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進化論/遗传基因學/人文/宗教觀」。

我的宗教觀—「唯物論/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進化論/遗传基因學/人文/宗教觀」。

何宗陽 編作

我把我的宗教觀稱為「唯物論/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進化論/遗传基因學/人文/宗教觀」。

我的宗教觀可總結為: 人類理應是不需要宗教的。

唯物主義, 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Edleman &, 2000;Freeman, 1999)

唯物主義(物心一元論)

唯物論是一種哲學思想。這種哲學思想認為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了意識,而意識則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應,也就是有機物出於對物質的反應。當然了, 我無法接受唯心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精神、意識的第一性,物質的第二性,也就是說: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唯心主義,即唯心論。(维基百科. 2009a)

錯誤的心物二元論

心物二元論是一個心靈哲學的課題,由笛卡兒(Descartes)最早正式的提出。心物二元論(dualism)的根本論據是指人是由「心靈」和「肉體」兩部份所組成,與唯物主義強調「一個人的肉體就是它的全部」這種論據相對立。在過去,哲學家一直都認為不能驗證的思維試驗。但隨着複製人類的可能性出現,使得這個實驗變得可能:

  1. 假若複製人與「他」的元祖擁有相同的思維和記憶,那表示「唯物論」的觀點完全正確;
  2. 假若複製人只是一具不會思考的哲學喪屍(Philosophical Zombie),那表示笛卡兒的觀點完全正確;
  3. 但更大的可能是複製人與「他」的元祖一樣擁有思維的能力,但並不繼承元祖的任何思想內容(記憶),而是像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維基百科, 2009am).

因此,現在我們知道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是錯誤的,「皮之不存,毛將附焉?」腦受傷了,心智就改變了,心物是互為表裡的一體,是一元論而不是二元論。(洪蘭,n.d.)

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

根據目前一般學者所接受的理論,動物的行動或行為由大腦神經網路控制。人出生時大腦中的神經網路的確相當簡單。但是,我們都知道人有學習的能力。隨著人的成長,這個神經網路的連接狀況越來越複雜。目前的理論認為,人的大腦神經網路持續在連接和改變中一直到人死亡。(胡卜凱, 2009.)

腦是由稱為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神經系統控制中心。它控制和協調行動、體內穩態(身體功能,例如心跳、血壓、體溫等)以及精神活動(例如認知、情感、記憶和學習)。 ….現在由神經學、信息工程學、控制論、醫學影像學和精神病學來研究腦部的功能,我們已經得知腦部是一個產生意識、思想和情感的器官。 ….腦含有約140億個神經細胞(神經元(neuron),又名神經細胞(nerve cell))約佔腦細胞十分之一,剩餘的九成稱為膠質細胞。(維基百科, 2009aj)

「大腦神經網路連接論」認為:在人體內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學作用,刺激人的感官神經細胞,這些刺激在神經細胞 中產生神經訊號。神經訊號經過許多各別神經細胞,傳遞到大腦的大腦皮層。神經訊號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有電波或化學成分的形式。它們在大腦內的傳遞過程, 當通過各腦神經細胞間的神經鏈間隔時,由於此訊號和周邊物質所生的物理和/或化學作用,形成神經鏈連接。此類連接路徑形成的模式,稱為(大腦)神經網路。此連接路徑即人的記憶。記憶是人「意識」的基礎。人的「意識」是語言、知識、和「文化」的基礎。 (胡卜凱, 2005)

現在由神經學、信息工程學、控制論、醫學影像學和精神病學來研究腦部的功能,我們已經得知腦部是一個產生意識、思想和情感的器官 (維基百科, 2009aj)身體中沒有靈魂, 唯物主義(物心一元論monism)是比心物二元論經得起現代神經學、信息工程學、控制論、醫學影像學和精神病學的檢驗。

演化論遗传基因學—– 我的人性 觀

它主要建立在演化論(Ehrlich, 2002),遗传基因學(Dawkins,1989; Ridley,1999)

每一個活細胞都攜帶著它祖先十億年來的實驗經驗。
~ 戴爾布魯克(Max Delbrück),《物理學家看生物學》

所有的事物都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度。﹝科學家﹞研究的動物、植物、或微生物都只是一個變化萬千的演化鏈的一環,沒有任何永久的意義。即使是他接觸到的各種分子以及化學反應也只是今日的流行,將會隨著演化的進行而被它物所取代。他研究的生物並不是一個理想生命体的特殊表現,而是整個廣無邊際,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的生命網裡的一根線而已。

~ 戴爾布魯克(Max Delbrück),《物理學家看生物學》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遺傳學的奠基人奧地利人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在布爾諾(Brno, 德Brünn,現屬捷克)的奧古斯丁教派修道院的菜園裡,工作了8年,於1865年2月在奧地利自然科學學會會議上報告了自己植物雜交研究結果,第二年在奧地利自然科學學會年刊上發表了著名的《植物雜交試驗》的論文,發現了遺傳學的兩個基本規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在達爾文發表進化論後不久,他試圖通過對豌豆進行試驗來對此解釋該理論。但是直到19世紀末他的研究才被人們所重視。雖然孟德爾還不知道這種物質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也不知道它的結構是怎樣的,但孟德爾“遺傳因子”的提出畢竟為現代基因概念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遺傳因子實際上是孟德爾根據其實驗結果所虛擬假想的某種東西,從那時起遺傳學家踏上了尋找基因實體的艱難歷程。

雖然DNA在細胞核中很早就被發現,但證明其為遺傳物質的決定性實驗是1944年艾弗里(OT Avery 1877~1955)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他和麥卡蒂(M.McCarty 1911~)等人發表了關於“轉化因子”的重要論文,首次用實驗明確證實: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1952年赫爾希(AD Hershey)和蔡斯(MM Chase 1927~)進一步證明遺傳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維基百科,2009b)經過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同時的競爭者塞雷拉基因組(一個私人讚助的基因組計劃)的努力,人類基因組的測序在2003年得以基本完成。 (維基百科,2009c)

人文觀

人際相通性(intersubjectivity)

所謂三字經所說的「性相近」,在當代哲學或文化研究中稱為「人際相通性」(intersubjectivity「人際共通性」)。有學者譯此詞為「互為主觀性」,我認為是不懂原意所致。「人際相通性」的物質基礎是基因、地球生態、演化論、和連接論。大家都知道人的生物性由基因決定。人類和雞的基因有大於60%相同,人類彼此之間的基因,有大於98%相同。這是人「性相近」的第一個原因。

其次,從600到700萬年前,人類都一直生活在同一個生態區域(非洲)。自然演化出同樣的「人性」。大約在65,000萬年前左右,人類從非洲向外遷移。但整個地球的生態,大致還是相近的。

我們上面提到,在物理或化學作用下,因為神經訊號的傳遞,人體神經細胞在大腦內 產生連接網路,從而形成人的意識。在相同的大腦結構、相同的大腦神經細胞、和相近的地球生態下,人由自然環境所產生的意識,自然相近。人類的生活和人際關 係,從整個人類觀點來看,其實也是大同小異。由此而產生的意識,仍然相近。

不可否認,人類在外形、文化、和個人意識上,有顯著的差異。演化論和文化研究,可以從自然環境以及在它制約下的生活方式,對大部分的這些差異,做出合理的解釋。(胡卜凱, 2005)

「社會建構論」的說法 (Berger & Luckmann, 1967)。

人的大腦神經網路從胚胎開始連接,到10歲左右,大致成形。但在人 一生中,它都不斷的改變。例如舊的模式消失或改變,新的連接模式產生。這個神經細胞連接和改變成為固定模式(網路)的過程,通常通過人和環境(包括人與 人,如親子、師生、朋友等等)的互動。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學習過程或經驗。在知識社會學中,這個過程叫做「社會建構」(Berger & Luckmann, 1967)。在大腦神經學中,這個現象稱為大腦的 可塑性。文化的傳遞或擴散,就是經過這樣種建立在物質基礎的過程。也就是三字經所說的「習相遠」現象。(胡卜凱, 2005)

參考文獻資  :

1. 參考文獻資料 

2. 何宗陽編著 個人主觀的宗教神秘經驗—-信徒們終生以幻為真而深信一個虛幻不存在的神的主要原因。" 及 

“有神論的罩門—-宗教入門必讀:為什麼人們(含知識份子,科學家…)會相信虛幻不存在的神呢? —-作業系統新假說"

https://6point7billion.wordpress.com/category/%e5%ae%97%e6%95%99/%e4%bd%9c%e6%a5%ad%e7%b3%bb%e7%b5%b1%e6%96%b0%e5%81%87%e8%aa%aa/

人類需要宗教嗎?人類理應是不需要宗教的。

人類需要宗教嗎?人類理應是不需要宗教的。

何宗陽 編作

     

人類需要宗教嗎?丹麥祈克果(Soren Kierkegaard)指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無宗教信仰的人享有更美好的人生。祈克果指出,人生有三種絕望: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和不能夠有自我。 … 祈克果是一個宗教信徒,因此他透過對宗教的信仰來面對這種不確定感。 ...信仰帶給人滿足、安全、愉快的感覺,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意義。反之,失去對上帝的信仰或沒有信仰的人,可能會產生對存在、秩序、價值的失落,以任何行為或生活方式,都沒有什麼好壞的區別,人將因倍感孤獨與飄泊,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依歸。

當然也有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卡謬(Albert Camus)、沙特(Jean-Paul Sartre)認為:藉由創造自我的價值和意義,人類可以克服「上帝死亡」的事實或「荒謬之感」(the absurd)。人類必須有勇氣接受自己只是自然界一份子,接受今生是所能擁有的全部,全力使今生變得重要而且有意義。人類因為發展自我的能力,不藉由對上帝的信仰,就能有充實而快樂的生活。

但是,正因為有這些對話,讓我們更能思考理解宗教對信徒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對信徒的生命而言,宗教發揮四個主要角色,如解釋,勸告,安慰,和靈感。而信仰的對象經常因為是超乎經驗世界,為經驗世界原因或意義的來源,因此不可能再由經驗世界加以證明。

顯然, 宗教信仰在本質上經常是一種主體內在主觀上的認定,多於依賴客體外在客觀上的保障。(游, 惠瑜. (2003).生命教育的哲學意義與價值)

神經學家安東尼奧 河 達馬西奧Antonio R. Damasio在其著作”笛卡兒的錯誤:情感,理性和人類大腦”一書中認為身體是思想的起源。達馬西奧檢查了思想運作的生理過程,然後作出建言:思想是內在於身體中的,身體中沒有靈魂的存在。笛卡兒的“錯誤”是把心智和身體二元分離的。((Wikipedia, 2009w

 最近有一些神經學家堅定地接受所有人所想的,感覺的,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大腦所造成的,并致力於神經神學neurotheology—研究宗教和心靈的神經生物學,努力探索心靈和神秘經驗神經基礎。無論他們主張的正當性到何種程度,神經病學鋪平了了解宗教和神學的新基礎。

  公平地講,個人神秘經驗將堅定地使信徒自己相信:上帝或上帝的靈,一直與他們親密或上帝已經以神聖的直接顯現表明他的慈悲;但在另一方面,卻缺乏合理的理由,無法說服那些了解基本大腦運作的人。這種所謂與至高者的直接經驗的“證明上帝”,也許是最薄弱的論據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因為它是不能與他人分享的,但是,是最重要的信仰支柱,和信念基石。

 個人收到的啟示或個人認為通過宗教或祈禱或任何心靈遇到的將是對其本身極其有意義的,雖然其他人可能不會嚴肅地把他們當作一個真正的事情。在評論從個人的經驗來證明上帝存在的論點,理查德霍金斯Richard Hawkins明確指出, “個人的經驗對那些聲稱有一個個人的經驗的人本身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但它對其他任何人或任何了解心理的人是最沒有具說服力的。 “ ((Hawkins, 2006. p88.)

在此再次強調: 根據Shermer and Frank Sulloway“1998年公眾調查”(Shermer,1999. p. 84-5;  如「經驗到神」,及理性的智力的信教理由)可以再度佐證作業系統假說所強調:  信徒只是在”信心的飛躍”(leap of faith)上不夠理性 —-落入”信心的飛躍”(leap of faith)的陷阱是很容易而不知不覺的—-一旦過了這一關,所有的信徒會自認為並非不理性, 因為他們只是照著自己的大腦所自認是理性的生活方式去做事去生活。他們所有個人主觀的宗教神秘經驗和所有宗教的經驗和現象, ,可以理解為純粹是由邏輯的和可理解的“錯誤解讀,錯誤理解和誤判或妄想” 所造成的。  

(個人主觀的宗教神秘經驗—-信徒們終生以幻為真而深信一個虛幻不存在的神的主要原因。何宗陽編著. https://6point7billion.wordpress.com/2009/12/13/%e5%80%8b%e4%ba%ba%e4%b8%bb%e8%a7%80%e7%9a%84%e5%ae%97%e6%95%99%e7%a5%9e%e7%a7%98%e7%b6%93%e9%a9%97/ )

林語堂曾說:" 我們的生命總有一日會滅絕的,這種省悟,使那些深愛人生的人,在感覺上增添了悲哀的詩意情調。然而這種悲感卻反使中國的學者更熱切深刻地要去領略人生的樂趣。這看來是很奇怪的。我們的塵世人生因為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必須趁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盡情地把它享受。如果我們有了一種永生的渺茫希望,那麼我們對於這塵世生活的樂趣便不能盡情地領略了。"

一切宗教都有著重在生存生命這個根本論題,都以此永恆的生命為基本理想。道教說長生,耶教說永生, 佛教說無生也說輪迴, 都試圖提供給人類對死亡之恐懼一個憧憬.

 

人死不能復生(詳見:基督宗教初驗不合格:猶太基督教對死亡問題及復活論述的一路走來,始終不如一 ”。何宗陽編作

https://6point7billion.wordpress.com/category/%e5%ae%97%e6%95%99/%e5%9f%ba%e7%9d%a3%e6%95%99/%e5%be%a9%e6%b4%bb-%e5%9f%ba%e7%9d%a3%e6%95%99-%e5%ae%97%e6%95%99/) 

人死不能復生乃千古鐵律。除宗教信仰者外無人不接受。從客觀事實來看,  現今地球上並無任何一個人是” 死而復生”或是” 復活”的人。 在人類歷史長河裡, 死亡就是生物的生命終結,無人可幸免。

對死後世界的好奇,希望死後不是一切歸零,或許是宗教意識的發端。人類的歷史進程中,其社會全是以「反死亡」為基準所做的各種設計與安排,然而再多的圍堵也無法阻止死亡的到來。(顏, 2008).  

心-身問題(Mind-Body Problem)在有關死亡的問題有關鍵的影響。最後,唯物主義的立場–人與他或她的身體是相同的,或者是“心” 與大腦及其運作是相同的。當身體/大腦死亡,因此,沒有人的延續,沒有來世希望。心物二元論(  唯心論) 的立場–人與他或她的身體是不相同的。因此,二元論也開啟了大門,相信來世。對於大多數人,這主要是一個宗教問題, 是不能從哲學或科學得到解決的。 (Me-Nu,2009)
心-身問題關係到如何界定死亡。是否只有當身體過期才發生死亡?到底什麼時候會發生這種情況?哈佛腦死亡標準的定義為包括死亡直線腦電圖(flat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唯物主義立場似乎支持這種觀點。如果死亡是人的結束時,如該人是與類似大腦功能相同的,那就應該定義死亡為: 一個直線腦電圖的事件。(Me-Nu,2009)

 靈魂

靈魂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類超自然及非物質的組成部份。許多宗教都認為,靈魂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大多數信仰都認為亦可脫離這些軀體而獨立存在。不同的宗教和民族對靈魂有不同的解釋。(維基百科, 2009an)

現代科學的靈魂否定說

現代科學認為,沒有靈魂存在的證據。人死後,生命消失,肉體逐步分解,不會留下任何非物質的存在。這種觀點不同於信仰,而是基於這樣一種事實: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採集到無可爭議的、來自已知的已死去的人的、能被人或儀器所感知的任何信息。

這意味實際上否決民間故事中靈魂的意義,至於宗教教的靈魂只不過為了解釋人和動物的不同,可是其實現代已經可以用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人和動物不同機制,所以在科學上可有可無但仍有哲學的意義,如人權和人的尊嚴等價值。(維基百科, 2009an)

實驗案例

在調查很多瀕死經驗臨床案例後,有部分科學家將靈魂定義為以某一種形式存在的能量場。

Duncan MacDougall 醫生讓瀕死經驗的人躺在一個秤上,然後量度他們死後體重的變化,並發現有人在死後立即減少了21克的體重。他們認為,這個重量就是靈魂的大約重量,並以能量的形式離開了肉體。 但後來更多的類似實驗表明,人死後,重量並未立刻減輕;此實驗由測量誤差所致。(維基百科, 2009an)

既然長生, 转世,來生, 永生是虛幻不存在的, 我們理應沒有上帝決定接受現象世界中沒有上帝存在的這個事實,選擇做一個誠實而獨立(沒有上帝存在)的人,而不是陷入不知道究竟是人創造了造物主或反之的循環論證當中。(維基百科,2009u)

我們的生命總有一日會滅絕的,這種省悟,使那些深愛人生的人,在感覺上增添了悲哀的詩意情調。然而這種悲感卻反使人更熱切深刻地要去領略人生的樂趣。這看來是很奇怪的。我們的塵世人生因為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必須趁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盡情地把它享受。如果我們有了一種永生的渺茫希望,那麼我們對於這塵世生活的樂趣便不能盡情地領略了。(林,1937,pp 166-169) 我們消除了永生觀念,生活上的問題就變得很筒單了。問題就是這樣的:人類的壽命有限,很少能活到七十歲以上,因此我們必須把生活調整,在現實的環境之下盡量地過著快樂的生活。(林,1937,pp 166-169) 

既然人生苦短,稍縱即逝; 既然人生僅此一次,不能再來一次, 那麼, 人生的意義就是—-要享受人生, 講白一點就是要: 活得滋潤, 活得開心, 沉浸在滋潤開心的生活中, 以致忘了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去「尋找(虛幻)宗教」這件事

總結: 人類理應是不需要宗教的

參考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