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旺財三足金蟾

 何宗陽編撰

   

招財旺財三足金蟾

蟾雖常被稱為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 ,但卻和龍及麒麟齊名,都被奉為三大吉祥瑞獸。自古也有“嫦娥化蟾—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1] 的說法。古文獻中最早提出金蟾為三足的是南朝梁任昉(有說南朝祖沖之)的志怪小說《述異記》中的“古謂蟾三足,窟月而居,為仙蟲。”[1-1]總之,古人相信蟾能辟五兵,鎮凶邪,助長生,是主富貴的吉祥之物,得之可致富。金蟾錢尊是時下最常見的金蟾符號載體,因為蟾蜍沒有聲囊,所以不會叫,故而不會露財,被商人譽為旺財、守財的福神。[2]尤以三足金蟾為神物,俗語說:"得金蟾者必大富"故其形象寓意財源茂盛。

 

招財旺財三足金蟾

    傳說三足金蟾能口吐金錢,是旺財之物,有招財旺財、富貴連連、化煞辟邪的吉祥寓意,十分招人喜愛。一般蟾蜍是有四足的,但現時流行的旺財蟾蜍卻是只有三隻腳的“三足金蟾” , 為何會變成這樣呢?

   

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

且說後梁廣陵人劉海蟾曾為丞相,輔佐燕主劉守光。後厭官場,入陝西西安戶縣終南山道教祖庭阿福泉西安歡樂谷修道,拜八仙的呂洞賓為師,是鍾離權的再傳弟子。因為「劉海蟾」三字的訛傳,民間皆把「劉海」二字獨立,成為「劉海戲金蟾」,而劉海也被視為有財神的能力:傳說仙人劉海收伏了千年的金蟾,在過程中金蟾受傷斷其一腳,所以日後只餘三腳。三足金蟾能吐金錢,劉海走到哪裡,就把錢撒到哪裡,周濟窮人,民間有「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之說。

   

刘海戏蟾

 

刘海戏蟾

 

刘海戏蟾

另說:劉海之父為官甚貪,死後被化作三足蟾投入穢海之中。劉海得道後以一串金錢釣三足蟾出穢海,(蓋因三足蟾性貪,見金錢便咬)負於肩上,是為「劉海戲金蟾」。[3] 

三足金蟾造型
 金蟾嘴上銜著銅錢—-有兩層意思:一是天天有吃有進,只賺不賠;二是能夠抓牢一切財寶,不放過任何機會;三是希望投入一枚錢幣,便能增加數倍的財富,寓意一本萬利。[4]

    金蟾的造型很多,一般為坐蹲于金元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負錢串,豐體肥碩,滿身富貴自足,有“吐寶發財,財源廣進”的美好寓意,所以民間有俗語“得金蟾者必大富”也。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鋪之中,定然財運亨通,大富大貴。

 

招財旺財三足金蟾

關於金蟾的第三只足,目前金蟾錢尊中後爪的朝向不太統一,若以蟾首為北向,則有的後爪朝西、有的朝東。有人理解為這第三只足寓意左右逢源來進帳、左右開弓去賺錢。從中闡發開,我們可以製作一對這樣的金蟾錢尊,在尾足處理上可一足左、一足右,到也是很好的創意,真正實現上述功能。金蟾錢尊是典型的中國百姓翹首期盼富庶生活的市俗思想的符號載體,反映了人們渴望幸福快樂的美好心願。[5]

   三足金蟾神獸所吐的錢便是旺財的,所以蟾蜍要面向屋內或店鋪內,可將屋外的錢財送入屋內,使本宅的財運增強,並且兼具堆金積財的運氣,若果把嘴向外, 便會把家中的財送出去,所以在擺放的時候,嘴要向宅內,忌向宅外。

 

 


[1] 《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1-1] 姜节余:《周王庙苏州玉器业——从碧玉蟾说起》,《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第81页。

[2] 三足金蟾藝術符號闡釋. 吳衛、張小華

[3]清乾隆時期所撰《閩都別記》(作者署名“裡人何求”)中有:“劉海之父為官甚貪財,凡告案有進金錢者,無理斷作有理。無金錢,即有理亦變無理。無數冤魂哭訴閻羅王,王怒,將劉海之父令變為蟾蜍,發逐穢海,不許超生。其子劉海知父死必受罪,即去黎山老母學法,救父超度。……劉海於是鑄一金錢,系以長繩,拋於穢海。其父沉于海底,輒向搶抱,遂被劉海超離穢海,負於肩上。”

[4] 三足金蟾藝術符號闡釋. 吳衛、張小華

[5] 三足金蟾藝術符號闡釋. 吳衛、張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