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太陽神’

聖誕節簡介及起源—聖誕節其實就是西方的太陽神誕辰或“ 冬至”日。—- 〞這一天以後,白天會逐漸變長,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

聖誕節簡介及起源—聖誕節其實就是西方的太陽神誕辰或“ 冬至”日。—- 〞這一天以後,白天會逐漸變長,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

 

百度百科—聖誕節

節日簡介  

聖誕節(Christmas Day)這個名稱是“基督 愷撒 ”的縮寫。 中國除大陸地區外基本翻譯為“耶誕節”,是比較準確的翻譯。 基督徒慶祝其信仰的 耶穌 基督 誕生 的慶祝日聖誕節”聖誕節的慶祝與基督教同時產生,被推測始於西元1世紀。很長時間以來聖誕節的日期都是沒有確定的,因為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 新約 》以外,沒有任何記載提到過耶穌;《新約》不知道日期,當然就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了。在西元後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西元3世紀以前的作家們想把聖誕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紀中期,基督教在羅馬合法化以後,西元354年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歷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現在的聖誕節日期跟 西元紀年 的創制是密不可分的。西元紀年創制於西元5世紀,後來聖誕節這一天就按 格里高利曆 法,即西元紀年的“ 公曆 ”來確定了,而日曆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後(AD是拉丁文縮寫,意思是“有了我們主–耶穌的年代”)。後來,雖然普遍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曆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 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西方教會,包括羅馬 天主教 、英國 聖公會新教 ,確定的聖誕日是公曆的12月25日。東正教會確定的聖誕日是公曆1月7日(實際上是叫“主顯日”),這與東正教沒有接受格里高利歷改革和接受修正後的儒略歷有關,因此把聖誕節在1900年到2099年的這一段時間內將延遲到1月7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是東正教區,但聖誕節日期上遵循西歐習慣為12月25日,但 復活節 則遵從習慣。而最古老的基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確定的是公曆1月6日,同時 亞美尼亞教會 更關注主顯節,而不是聖誕節。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 馬來西亞新加坡 。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聖誕節當作一個世俗的文化節日看待。

  

教會開始並無聖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餘年內才有。 據說:第一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里門倡議舉行。 而教會史載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 由於聖經未明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 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 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 伯利恆 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聖誕節。 十九世紀, 聖誕卡 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這個詞的含義是指“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即為“基督的

一次聚餐”。這個儀式源自《新約》的“最後的晚餐”。而“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這個詞是 希臘 語和拉丁語的拼湊,因為Christ來自希臘語Χριστός,意思本來只是指猶太人的“受膏者”,引申為救世主;而mass來自拉丁語missa,本意為散會(dismissal),引申為基督教會感恩聚會。所以有時又縮寫為“Xmas”。這可能是因為X類似於希臘字母Χ(Chi);Χ是“ 基督 ”的希臘語Χριστόςì(Christos)中的首個字母。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聖誕節的 宗教 色彩。 荷蘭 語名稱類似英語,稱作Kerstroeten。聖誕節西班牙語稱為Navidad(或Pascuas), 葡萄牙 語稱為Festas, 波蘭 語稱為Narodzenie,法語稱為Noel,意大利語稱為Natale,加泰羅尼亞語稱為Nadal,意思是“誕生”,更清晰地反映聖誕節的意思。與此相對,德語稱為Weihnachten,意思為“神聖的夜晚”。

節日起源

太陽神誕辰

12月25日是西元274年羅馬皇帝奧勒良指定的慶祝羅馬帝國官方慶祝敘利亞 太陽神 蘇里耶 和伊朗太陽神

米特拉的節日Dies Natalis Solis Invicti(意為“不可征服的太陽”生日),這一節日一直持續到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被禁止。 敘利亞太陽神崇拜最早是古羅馬國王安東尼努斯(Marcus Antoninus)引入古羅馬帝國還取代了主神朱庇特,並在奧勒良國王時期成為國家節日。 這一天是為了慶祝太陽的重生或回歸,因為那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期,用中國的概念表示就是指羅馬曆法的冬至節。 那一天以後,白天會逐漸變長,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 同時慶祝太陽回歸的那一天在世界範圍內不同文化都是作為重要節日慶祝的。 而存在太陽神的文化,這一天都成為了太陽被擬人化後誕生的日子。 早期基督教會為了利用這一天假日,也試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就把耶穌生日指定在了這一天。 所以除去強加的宗教意義,聖誕日其實就是西方的“ 冬至 ”日。

 

最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這一天就是原始人類用作慶祝豐收並殺死牲畜和發酵酒類的日子。 北歐土著薩米人在這一天祭祀他們的太陽神北威(Beiwe)。 蘇美爾、巴比倫等古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這一天慶祝太陽神馬爾杜克打敗黑暗。 印度教則在這一天祭祀太陽神蘇利耶(Surya)。 而伊朗民族和祅教徒在這一天慶祝太陽神米特拉戰勝黑暗的節日“耶爾達節(Yalda)”,也是伊朗歷第十月的第一天,標識冬季的開始。 古代斯拉夫民族認為老太陽神霍爾斯(Hors)在一年中黑夜最長的12月22日被黑暗之神打敗後死亡,於是斯拉夫人為此跳了霍洛舞(Horo/Khorovod),一天后,即23日太陽神霍爾斯死而復生,成為新太陽神古例大(Koleda)。 在愛琴文明里,這一天被稱作例納節(Lenaia),也是希臘提洛歷的第一天,是紀念酒神狄奧尼索斯被女祭司美娜德撕碎並吃掉又轉生成嬰兒。 而這個節日影響到了古羅馬共和國並成為了紀念酒神的布魯馬利亞節(Brumalia,拉丁文意為最短日)。 同時,古羅馬也在12月17日至23日的一周里以紀念羅馬神話的農業神薩圖爾努斯(Saturnus)的名義進行聚餐。 因此這些關於太陽的印歐神話被近現代耶經學者們認為才是耶穌信仰的起源。不僅僅是紀念農業神的聚餐和太陽神的生日,也在於早期基督教耶穌形象借鑒自米特拉神像以及同樣出身於處女,以及取材於其他神話死而復生的故事。 不僅牛頓認為聖誕節就是 按冬至日確定的,而且16世紀的法國修辭學教授杜樸斯(Charles Dupuis)和哲學家伏爾尼(Constantin-François Volney)則指出耶穌的一生都是按太陽通過黃道的軌跡塑造的,這一點與敘利亞、埃及和波斯的太陽神一致,都是在冬至日出生,隨著處女座上升,再隨著牡羊座出現直到春分日復活, 瑪利亞 就是附會處女座,耶穌有羊的比喻實則是暗示太陽經過 牡羊座

其他解釋

曾有許多不同的日期被建議用來紀念耶穌誕辰,但為什麼用12月25日這樣一個日子來紀念還有其他解釋。 下面列舉了其他可能的原因:

一、《天主教百科大全》上的關於聖誕節的條目介紹了各地最早的聖誕節。 聖誕節並沒有出現在早期基督教的節期之中,如愛任紐和特土良都未提及。 關於聖誕節期最早的記載來自公元200年左右的亞歷山太,其時亞歷山太的革利免稱,有些埃及神學家不僅對基督的生年,同時也對他的生日過分好奇,並把這個生日定在奧古斯都在朝的第二十八年Pachon 月25日(即公曆5月20日)。 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時亞歷山太的教會確定了dies Nativitatis et Epiphaniae(聖誕節和主顯節的日期)。 在12月慶祝的聖誕於五世紀時傳入埃及。 在耶路撒冷,來自波爾多的朝聖者Egeria(亦稱Silvia)見證聖燭節(聖誕後四十日)是在1月6日後的四十日,而當地聖誕應為一月六日。 在安提阿,公元386年前後金口約翰呼籲教會統一在12月25日慶祝基督誕辰,其中一部分人在其他日子慶祝這一節期至少已經十年。

二、聖誕節基於耶穌受難日。 由於耶穌死亡的確切日期在四本福音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早期的基督徒試著去推測,得出大約在3月25日或者4月6日。 根據聖經舊約預言救世主將死於整歲數或者他降臨的某一個整年,基督徒以此來推算耶穌的生日:耶穌受難日加上9個月就是他的生日——12月25日或者1月6日。 但是這種說法從來沒有被耶經學者們認可。 只是某些基督教會欺騙非基督徒的幌子。 實際上復活節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樣,死亡日也就不一樣,而同時曆法也是一片混亂。 在假設新約沒有說謊並無視四大福音書自相矛盾之處同時假設最後的晚餐是逾越節晚餐的前提下,西元2003年羅馬尼亞天文學家Liviu Mircea和Tiberiu Oproiu計算機計算的結果耶穌死亡日期是西元33年4月3日星期五下午3點。 牛頓算的是西元34年4月23日。 即使如此,不同的假設和前提得到的計算結果都是不同的。

三、早期基督徒借用異教的不同的神如阿波羅太陽神,地獄判官荷魯斯(埃及主神之一),丘比特(羅馬主神),普路托斯(希臘神),釋迦摩尼(佛教)或者的遠古時代諾亞之曾孫寧錄生日來慶祝。 耶穌和瑪麗就來自荷魯斯和他的母親艾西斯的故事。 按此說法聖誕節是從異教徒那偷換來的。

四、來自 耶穌降生光明節 期間的傳統(猶太光明節,基色婁月(Kislev)25日,開始於Tevet)。 基色婁月一般對應公曆12月份。 在舊儒略歷,耶穌生日是公元前5年基色婁月25日,對應公曆是11月25日。

以上的第三第四條都可以用太陽回歸來解釋,而第二條明顯不成立。 不少證據顯示耶穌並不是在12月25日出生,《新約》沒有記載耶穌吩咐門徒慶祝其生日和門徒進行基督的生辰慶祝。 耶穌出生的日子可能在10月1日左右;因為只有在年中這個時候, 牧羊人 才會晚上在戶外看守羊群。 (路加福音2:8-12)。 另有天文學家開普勒根據《馬太福音》所描述的耶穌出生時的天文現象-“天上的一顆大星”,推算公元前6年4月17日才是確切的耶穌誕辰日。

密特拉教—- 基督宗教的早期勁敵, 崇拜太陽神密特拉(Mithra)的神秘古宗教。

密特拉教—- 基督宗教的早期勁敵, 崇拜太陽神密特拉(Mithra)的神秘古宗教。 

何宗陽編著

傳說, 密特拉(Mithra)為古波斯神話太陽神, 神化做光(in the form of light)使處女有孕生下密特拉作為其化身. (Campbell, 1964.  pp. 260–61.; Robertson, n.d. p37; Freke & Gandy,  p35; )另據傳, 太陽神密特拉(Mithra) 是通過一個處女而出生。- 他是通過阿娜希塔Anahita,一個完美的處女母親而出生的。(Maskanian, 1989)    波斯日報,2008年,1月1日這樣報導: 12月25日,公元前272,一個叫太陽神密特拉(Mithra)出生在伊朗東部,他是被譽為預期的救星或掃西揚特(Saoshyant)。據說,掃西揚特出生在錫斯坦(Sistan),在一個星期日(Sunday, 直譯為太陽日), 從聖母處女阿娜希德(Anahid)維爾京(Xosidhag)而出。他在人間生活了64年, 在公元前208年他上升到他的父親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那裡去。(Persian Journal, 2008, Jan 1)。

密特拉(原始印度-伊朗語,主格形式為Mitras)是一個古老的印度-伊朗神祇。這一神祇原是雅利安人萬神殿里共有的崇拜對象,在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分化之後,開始向著不同特徵發展(阿維斯陀中的密特拉和吠陀中的密多羅)。公元初的幾個世紀,對密特拉的崇拜在羅馬世界中風行一時,成為基督教的強大對手。

法國學者A•梅葉最早提出,密特拉神神名的原意是契約,因此密特拉的原始功能應是契約之神。他的這一觀點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實際上,雖然密特拉後來發展為太陽神、光明之神乃至戰神,但他作為契約神的性質並未消失,有證據顯示公元後仍有許多崇拜者將密特拉視為契約的守護者。 (維基百科, 2009ae). 密特拉

伊朗文化的密特拉被希臘-羅馬文化接受後形成了一種新的信仰:密特拉教。密特拉教是一種神秘主義宗教,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的奇特混合物。密特拉最初進入希臘人的視野是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後的希臘化時期,希臘人把他等同於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赫利俄斯(把其它宗教系統的神與自己的神聯繫起來是希臘人的傳統)。

大約在前2世紀,密特拉-赫利俄斯變成了以後密特拉教中的主神密特拉斯(Mithras),這一轉變大概是在小亞細亞的帕加馬完成的。羅馬人至少在格奈烏斯•龐培於東方作戰時就已經知道這個教派的存在了。這個新奇的信仰在前1世紀傳入羅馬,並在羅馬進入帝國時代以後迅速擴張。

康茂德皇帝(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161年8月31日-192年12月31日,又譯為柯摩達、科莫德斯、高摩達、柯姆德斯,公元二世紀末的羅馬帝國皇帝,180年—192年在位。), 尤利安努斯皇帝(Marcus Didius Severus Julianus 193年在位)和3世紀危機時的那些士兵皇帝都非常青睞密特拉教,這是因為它具有某種“武士階級宗教”的性質。事實是,密特拉崇拜在羅馬軍隊中廣泛流行,成為士兵的普遍信仰,並擴展到不列顛和萊茵河這些帝國的邊緣地區。

密特拉教與基督教的關係是許多學者感興趣的話題。在公元3世紀密特拉信仰鼎盛時,這兩種宗教曾廣泛爭奪過信徒。聖誕節與密特拉的關係最奇特,因為這一節日(按現行格里歷是12月25日)在羅馬帝國時代原是密特拉神的生日。 ( Larson, 1977, p.470.) 新約和一些最古老的諾斯替派文獻並沒有記載耶穌的出生日期,聖誕節的日期實際上是在2世紀由教會確立的。

希波的聖奧古斯丁就指出聖誕節與異教節日的令人不愉快的關係。很多近、現代研究者(如金枝的作者詹姆斯•弗雷澤)認為早期基督教會為了更好地吸引異教徒入教而刻意選擇了這個日期。總之,在基督教與密特拉教的鬥爭中,密特拉教最後是失敗了,但不能認為它沒有留下任何影響。 (維基百科, 2009ae). 密特拉

参考文獻資

慶生慶錯日子, 那還得了!! 耶誕節(聖誕節)—– 竟然不是耶穌誕生日的慶祝節日。

慶生慶錯日子, 那還得了!!  耶誕節(聖誕節)—– 竟然不是耶穌誕生日的慶祝節日。

何宗陽編著

眼看耶誕節(聖誕節)就又要快到了,心中有感, 趕擠本文, 以抒之記之。

聖誕節,在台灣也稱作耶誕節,是基督教會年曆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聖誕節的英語Christmas,即「基督彌撒」。有時又縮寫為「Xmas」。這可能是因為 X 類似於希臘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臘語 Χριστόςì(Christos)中的首個字母。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近年來西方多元文化的興起,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聖誕節的宗教色彩。(維基百科, 聖誕節)

有關耶穌基督降生的正確日子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到了第四世紀,羅馬教會已開始以十二月二十五日作為聖誕節。教會選定當時盛行於世的拜日教(Mithraism)所舉行的太陽神慶典日(十二月二十五日)作為聖誕節。(廖, 上信,n.d.)

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月6日原來是復活埃及神人奧西里斯-永恆之塔Osiris-Aion,出生的處女伊希斯誕辰慶典日。

  

那個時代,羅馬的多神教徒仍佔多數,他們每年十二月廿五日慶祝「所向無敵的太陽神」(Natalis Solis Invicti)的生日。這個節日發源於波斯,在公元前一世紀盛行於羅馬帝國。至公元二七四年,米特拉教(Mithraism)擁有廣大信徒,奧理安(Aurelian)皇帝乾脆宣布它為國教。(維基百科, 君士坦丁一世, 16/04/2010)

Martin A. Larson 和Franz Cumont 都主張12月25日或冬至節winter solstice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Larson, 1977),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winter solstice,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ChristmasTide)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正如歷史大師湯恩比在其大作《歷史研究》第四十章第七節中所說:「….. 在猶太人的眼中基督教看來奇蹟似的地征服了希臘社會,  決不是”上帝的作為” 。一個猶太的教師(按:指耶穌) 被信徒們以異端的方式, 尊為處女懷胎的上帝之子, 他在身後的勝利, 與較早戴奧柰索斯、 赫拉克里斯等同為傳奇性「半神人」的勝利如出一轍,  祇不過是異教誇大的事蹟。….然而在猶太人看來, 基督教會卻因為背叛了猶太教最重要的兩項原則:  十誡中的第一誡和第二誡, 亦即「 一神論」與「無偶像」,… 在實踐上對希臘改宗者的多神論及偶像崇拜讓步, 因此, 才能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廣大的領域。」

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曆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
總之, 聖誕節整個是無敵太陽神的節日,從太陽信仰與星期天禮拜一起進入(見聖誕節和復活節的來源(No. 235)。參考塞繆爾巴喬基從安息日至星期天,主教大學出版社,羅馬1975)。(上帝的基督教會,2009)

總而言之的感想和結論: 天下人間,  斷無任何偉人或神明會容忍他的崇拜者, 隨便延用他人或他神的生日來作為本人或該神明誕生日的慶祝節日。這很明顯—- 是基督教會在實踐上對改宗者的多神論及偶像崇拜的讓步, 因此, 才能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廣大的領域。

慶生慶錯日子, 那還得了! 這也難怪, 即使在現今一些非基督教派如耶和華見證人、還有一些基督教派里的基要派和清教徒組織,仍舊把聖誕節看作沒有聖經認可的異教徒節日,並拒絕慶祝。(維基百科, 聖誕節)

参考文獻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