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伊斯蘭教’

馬來西亞法庭允許天主教徒使用「阿拉」稱頌「上帝」風波不斷。

 [轉載]  馬國阿拉事件風波不斷 又有兩間教堂受攻擊
20100109 19:20:16  
 
(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9日專電)馬來西亞法庭允許天主教徒使用「阿拉」稱頌「上帝」風波不斷,昨天有三間教堂遭不明人士拋擲汽油彈後,今天又有兩間教堂證實受到攻擊。

馬國警方今天證實,昨天吉隆坡附近還有不明人士企圖對第四間教堂新基督教信義會良牧堂(GoodShepherd Lutheran)縱火,不過這間教堂並沒有遭到任何毀損。

另外,昨天傍晚6時30分也有四名不明人士闖入位於吉隆坡附近的Agape Revival基督教堂,推倒裡面的一位牧師,破壞麥克風和撕毀教堂內的海報後離去。所幸至今為止,並無人因為「阿拉」風波傷亡。

馬國法庭於去年12月31日宣判馬國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出版的馬來文版「先鋒報」(The Herald),可使用「阿拉」稱頌上帝後,馬國立刻就有穆斯林在臉書(facebook)架起「反對非穆斯林使用『阿拉』名號」的團體,至今約有15萬名網友加入。

與此同時,馬國各地多個非政府組織也針對「阿拉」事件向馬國警方報案,有鑑於此,馬國內政部即以國家利益為由,要求法庭暫緩執行「先鋒報」使用「阿拉」稱頌上帝的判決,並獲得法庭於6日批准,不料仍有部份偏激人士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也是穆斯林的馬國總理納吉(Najib bin AbdulRazak)今天宣佈,撥款馬幣50萬令吉(約新台幣474萬元)給唯一一間遭到汽油彈縱火燒毀辦公室的美羅神召會教堂(Metrol Tabernacle A/G)遷址。

較早前,納吉也譴責暴徒的行為,並表示已指示警方對教堂加強巡邏和保安。

此外,馬國多名穆斯林政治人物也共同發表聲明譴責暴徒,紛紛指責這種暴力行為不符合伊斯蘭教的精神。9901

 [轉載]     

星洲日報‧2010.01.05

《先鋒報》可用‘阿拉’字眼‧3大論點入稟緊急證書‧政府申請暫緩令6日聆審

 

 2010-01-05 18:52
<!–
–>
  • 安迪週二(1月5日)中午正式入稟高庭申請暫緩令,要求暫緩執行高庭宣判《先鋒報》可使用“阿拉”字眼的裁決。(圖:星洲日報)

(吉隆坡)高庭擇訂於週三(1月6日)下午2時30分聆審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要求高庭暫緩執行馬來西亞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馬來文版週報《先鋒報》,獲允許使用“阿拉”字眼的申請。

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是於今日(週二,1月5日)下午12時,通過高級聯邦律師安迪入稟緊急證書,要求高庭在最短的時間內聆審暫緩令申請。

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是以3大論點要求高庭發出暫緩令,即:

1)本案涉及敏感的宗教課題;

2)本案涉及龐大公眾利益;

3)若高庭拒絕發出暫緩令,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向上訴庭提出的上訴申請將會變得沒有價值和無效。

安迪在庭外受詢時說,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是援引1980年高庭條例要求暫緩令,有關申請將由承審法官劉美蘭聆審。

他透露,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已於週一(4日)下午4時,針對高庭的裁決向上訴庭提出上訴;鑒此,在上訴庭還未作出任何裁決前,高庭應發出暫緩令,暫緩執行《先鋒報》可使用“阿拉”字眼的裁決。

原任上訴及特別權力組高庭法官拿督劉美蘭是於2009年12月31日宣判,“阿拉”字眼並非回教徒專用。

她也裁決內政部長和大馬政府禁止《先鋒報》使用“阿拉”字眼的決定,是不合法及無效的;她說,聯邦憲法賦予申請人大馬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總主教丹斯里莫菲帕金兼《先鋒報》出版人在週報上使用有關字眼的權利。

申請人是在今年2月16日入稟法庭申請司法檢討,要求高庭宣判時任內政部長拿督斯里賽哈密在同年1月7日,發出禁止《先鋒報》使用“阿拉”字眼的指示不合法及無效,而內政部長及大馬政府分別被列第一及第二答辯人。

以4種語文,即英文、華文、國文及淡米爾文出版的《先鋒報》是每週日面市,有數萬名讀者,這份供天主教徒閱讀的刊物也設有網路版。

裁決或威脅國家安全

安迪表示,高庭允准《先鋒報》可使用“阿拉”字眼的裁決或將威脅國家安全,所以他們被迫緊急入稟高庭申請暫緩令和提出上訴。

受詢有關裁決是否會引起回教徒走上街頭示威時,他說,政府與內政部確實有這樣的顧慮。

“不過,我們不願意看到示威事件發生。”

他披露,由於案件涉及敏感的種族與宗教課題,基於公眾利益,他們決定提出上訴。

他說,若高庭駁回他們要求暫緩令的申請,總檢察署將會向上訴庭提出上訴。

內閣應尋求庭外和解
――民主行動黨國會領袖兼怡保東區國會議員林吉祥

“內閣明天應召開一項跨宗教會議,以在‘阿拉爭議’上達致庭外和解,以示納吉的一個大馬政策有意義的落實到締造宗教間諒解、親善與和諧上。

回教黨領導層前晚議決支持使用阿拉字眼,因為它符合聯邦憲法及回教原則,而條件是它不可被濫用或被不當的稱呼,這是隨吉隆坡高庭法官拿督劉美蘭在12月30下判後,對解決‘阿拉爭議’方案作出頗值得讚揚的貢獻。”

抗議舉動挑戰憲法
――馬華中央黨部發言人顏炳壽

“馬華對於那些針對高庭宣判天主教週報《先鋒報》可使用‘阿拉’字眼作出抗議舉動的團體,感到遺憾。他們的舉措經挑戰憲法11條文賦予國民的宗教自由權利。

“有關團體的報警行動,也有質疑法庭判決和對司法獨立施加壓力之嫌。馬華歡迎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要求各方保持冷靜的呼吁。”

22組織當政府後盾
――負責回教事務的首相署部長拿督加米基爾

“22個回教非政府組織一致同意成為政府的後盾,全力支持政府針對高庭的判決提出上訴。

這些回教非政府組織也支持政府在不違反聯邦憲法,把回教視為國家宗教的情況下,採取任何行動來維護國家及所有宗教信徒的和諧及安寧。”

不能單憑法律解決
――前首相敦馬哈迪

“聖經使用阿拉字眼是敏感課題,不能單憑法律管道解決問題。

政府針對‘阿拉’字眼判決提出上訴也不能解決爭議,因為法律並沒考慮敏感或引發緊張,以及塔辛徒之間仇視的問題,法律只注重法律意思。

在大馬半島當提到馬來文的神時,不曾聽聞基督徒使用‘阿拉’字眼,為何現在我們要使用這個字眼呢?”

尊重裁決依循程序上訴
――巫統副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

“既然《先鋒報》可使用‘阿拉’字眼的決定來自法庭,則我們也將尊重法庭的裁決,同時通過正規的司法程序提出上訴。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將就此事覲見國家元首,而週三(1月6日)召開內閣會議也將討論有關課題,以尋求司法以外的解決方案。

如果其他宗教也能使用‘阿拉’字眼,這將讓回教徒混淆,特別是年輕的回教徒。”

勿將“阿拉”字眼政治化
――砂首長署助理部長(回教事務)拿督道勿阿都拉曼

“我認為不應該將‘阿拉’字眼政治化。

砂州一直和諧穩定,也備感欣慰砂州的回教徒很好,不會有極端或衝動的行為,如示威。

我們生活在和諧穩定的社會,應該維持這種好現象,因此,不要把課題政治化,應尋求良好的解決方案。”

應允自由使用字眼
――民統主席丹斯里柏納東博

“每個人應該繼續自由與平靜地進行他們的宗教禮拜儀式,以及在禮拜中使用讓他們感到舒適的語文及專門名詞。

在歷史上,‘阿拉’字眼已長久被使用,即在大馬成立之前,基督教於1881年就已傳入沙巴。

沙巴的基督教原住民,如卡達山與慕律,禮拜儀式以三種語文進行,即英語、馬來語及原住民母語。而上帝的英文是God、馬來文是Alla h、卡達山母語是Kinoingan。”

【熱點新聞:“阿拉”字眼判決風波】

瑞士公投通過禁止興建伊斯蘭教宣禮塔

11月29日,瑞士一項由人民黨發起的禁止在境內興建伊斯蘭教清真寺宣禮塔的公民投票獲得通過. 

宣禮塔,又稱叫拜樓光塔مئذنة,燈塔的意思),是清真寺必備的建築,用以召喚信眾禮拜(早期用火把照明,後期由專人呼叫,現代採用擴音器)。 (維基百科)

轉載:

瑞士公投通過禁止興建伊斯蘭教宣禮塔

頭條日報頭條網2009-11-30 (11:50)

瑞士全民公投通過禁止清真寺興建宣禮塔,禁令將寫入憲法。政府擔心,除了引起社會不安,甚至損害瑞士與伊斯蘭國家的關係。清真寺旁邊的宣禮塔,原本是用作呼召信眾來祈禱,但瑞士嚴格管制噪音,國內的宣禮塔只有像徵意義,並沒有實質功能。

參加公投的260多萬名選民,超過五成七人贊成禁止興建宣禮塔,全國26個州之中,有22個州贊成,禁令隨即寫入憲法,令瑞士成為唯一有這種禁令的西方國家。政府罕有地同時以阿拉伯文發表書面聲明,強調瑞士的伊斯蘭教徒可以繼續進行各種宗教活動。外長卡爾米賴表示,會透過大使向伊斯蘭國家解釋有關政策。

司法部長承認,公投結果代表瑞士人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心存恐懼,但認為禁令並不是對抗極端主義的可行方法。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提出這一全民投票建議的極右翼政黨瑞士人民黨說,清真寺宣禮塔是伊斯蘭化的象徵。領導反宣禮塔運動的人民黨議員說,這樣的宣禮塔象徵著渴望獲得建立伊斯蘭法律和社會秩序的權力,而這違反了瑞士憲章的自由權內容。

公投之後,瑞士一名資深伊斯蘭教徒代表說,現在,瑞士的伊斯蘭教徒擔心,他們可能會受到更多的攻擊,權利也會受到更多限制。禁止清真寺興建宣禮塔的議案,需要在瑞士大多數省份得到通過,才能成為法律。不過政府擔心禁令通過的話,將在瑞士的伊斯蘭教徒社區引起騷亂,還會破壞瑞士和伊斯蘭國家的關係。

而在歐洲各地都有各種針對伊斯蘭教的禁令,如法國全面禁止婦女穿著伊斯蘭服裝。德國部分州份禁止公立學校教師帶頭巾,國際特赦組織指禁令違返宗教自由,很可能會被瑞士最高法院或者歐洲人權法院推翻。

挑戰伊斯蘭!禁建清真寺尖塔瑞士公投過關(2009-11-30)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魏國金/綜合二十九日外電報導〕瑞士新聞社ATS二十九日報導,官方計票結果顯示,超過五十七%的選民公投通過全面禁止興建清真寺尖塔(宣禮塔)。這樣的結果不僅讓觀察家大感意外,更可能引發伊斯蘭世界的怒吼。原本反對本案的聯邦政府表示,公投結果只是禁止新建宣禮塔,而非清真寺,穆斯林的信仰和禮拜權利不受影響。

恐掀伊斯蘭世界反彈

此外,瑞士二十六州中,僅有四州否決這項由瑞士最大政黨「瑞士人民黨」提案,由於超過半數以上的州通過該案,依規本案也將成為憲法修正案。

根據兩週前的民調,支持禁令者僅三十七%,反對者仍有五十三%,因此一般預料該項公投可能遭否決,結果隱性選民在投票前夕出籠。分析家認為,逆轉勝的關鍵可能在於女性主義的主張獲得認同,她們痛批清真寺宣禮塔是「男性權力像徵」,更令人聯想到伊斯蘭教對女性的壓迫。

雖然瑞士當局堅決反對該案,但因瑞士人民黨成功的在十八個月內取得十萬合格選民的連署,因此依法可訴諸公投。一般認為,支持者是想藉此對瑞士、甚至歐洲愈來愈多穆斯林,且難以融入在地文化的情況表達不滿。

清真寺的尖宣禮塔建築是宗教領袖召喚穆斯林祈禱之用,但該黨指稱清真寺的尖塔象徵「政教權力的宣示」。瑞士人民黨宣傳海報上還畫著一個戴著伊斯蘭面紗的婦女,背景是一面瑞士國旗,國旗上有好幾個象徵飛彈的清真寺尖塔。海報上用法文寫著:支持禁止伊斯蘭風格的尖塔!

國際特赦組織警告此舉違反宗教表達自由

瑞士全國近七百萬人口中有三十萬穆斯林,主要來自波斯尼亞、科索沃和土耳其,但全國一百五十座清真寺和穆斯林文化中心中,僅有四座尖塔建築。一名家庭主婦說:「若讓他們建尖塔,就會要我們全戴上面紗,然後會實施伊斯蘭律法,婦人會在街頭被石頭砸死,瑞士就再也不像瑞士了。」

瑞士擔心,該案通過恐將引發伊斯蘭國家的抵制與暴力反應。商業領袖也警告,這項禁令會觸怒富有的穆斯林,嚴重打擊瑞士經濟。國際特赦組織也警告,此舉違反宗教表達自由。

瑞士“反穆斯林公投”引世界嘩然
瑞士右翼人民黨提議禁止清真寺修建宣禮塔,此提議日前在全民公投中以高票獲得通過

瑞士全民公投通過一項“禁止清真寺修建宣禮塔”的議案引發國際社會一片嘩然。批評人士稱,這項決議不僅有歧視伊斯蘭團體之嫌,也有損瑞士中立國的形象。瑞士司法部高級官員11月30日暗示說,歐洲人權法院有可能推翻這項公投結果。

 議案公投中高票通過

瑞士司法部長伊夫琳·威德默-施龍普夫11月30日接受采訪時說,議案經公投後就已生效成為法律,但她同時暗示,歐洲人權法院有可能推翻公投結果,因為它“與歐洲人權宣言的精神相悖”。

施龍普夫在參與歐盟司法部長會議時辯解說,公投並不是針對伊斯蘭團體,而是反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瑞士的蔓延。 “公投僅僅是關於宣禮塔,與伊斯蘭團體完全沒有關係,瑞士致力於營造一個多宗教共存的社會。”

11月29日,由極右翼的瑞士人民黨發起的全民公投結果出爐,在兩百多萬投票者中,議案獲得57.5%的支持,反對者比例為42.5%。 26個州中除4個州反對外,另22個州全部通過,這使得這項議案成為法律。政府將不得不宣布,禁止在瑞士修建新的清真寺宣禮塔,但已建成的四座不受影響。

宣禮塔是清真寺的標誌性建築,然而發起公投的人民黨認為,清真寺宣禮塔象徵建立伊斯蘭法律和社會秩序的權力,違反了瑞士憲章的自由權內容。許多議案的支持者對於穆斯林人口的增長感到擔憂,1980年,瑞士的穆斯林只有5000人,如今,穆斯林人數佔瑞士75萬總人口的4%。

 城鄉民意差距顯著

投票的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和農村在禁止修建宣禮塔的問題上差距顯著。在大城市,只有38.6%的投票者支持禁令,而在小城鎮和鄉村則有三分之二的人支持。公投舉行前一周時的民調顯示,公投只獲37%的支持率,然而,最終結果卻大相徑庭。

來自瑞士小鎮格施塔德的安妮瑪麗·波斯泰爾說,她對投票結果感到失望,她很擔心這一結果給瑞士造成的影響。

不過,同樣來自鎮上的居民安頓·賽爾卻認為,“我們生活在瑞士,如果我去其他國家,我也不會根據自己的信仰興建教堂。所以說,他們(穆斯林)生活在這兒,就應該適應我們瑞士人的生活。”

11月29日晚,反對禁令的人們聚集在首都伯爾尼的議會廣場,燃起蠟燭,整晚沒有散去,反對者高舉標語“這不是我的瑞士”。在蘇黎世,人民黨辦公地點的一扇玻璃被身份不明者砸破。

瑞士政府對於公投結果也感到非常憂慮。瑞士外交部長米甚琳·卡爾彌-瑞1日表示,這項禁令“使瑞士的安全受到威脅,有可能煽動極端主義”。她強調,穆斯林團體“很好地融入到瑞士社會”,瑞士對穆斯林國家的外交政策也不會改變。

 ■各方反應

 “公投結果違反最基本人權”

瑞士禁止修建清真寺宣禮塔的公投結果引發激烈的國際反響。梵蒂岡、伊斯蘭國家和組織、聯合國人權機構以及瑞士的歐洲鄰國紛紛譴責公投“缺乏寬容精神”。

梵蒂岡日前表示,瑞士的此項公投是對宗教自由的嚴重打擊。位於印尼的世界最大的伊斯蘭組織“伊斯蘭教師聯合會”表示,這項禁令與瑞士中立國的地位不符,“禁止修建宣禮塔本身就是一種歧視行為,在一個奉行中立、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國家不應該發生這種事。”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納維·皮萊1日表示,瑞士公投結果違背國際法,違反了最基本的自由權利,她質疑基本的人權是否該屈從於全民公投的結果。聯合國宗教自由特別調查員埃斯瑪·賈安吉爾則表示,禁令是“對瑞士穆斯林群體的明顯歧視”。

伊斯蘭國家會議組織的秘書長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歐洲極端勢力、反移民勢力、排外分子和種族主義分子、極右翼政治家共同主導的反伊斯蘭情緒正在蒙蔽人們的常識和普世價值觀。 ”

法國外交部長庫什內說,他對這一投票結果感到“反感”,“我希望瑞士人能夠多考慮一下,這就像是壓迫宗教,是不寬容的表現,而我痛恨這種狹隘。”

意大利外交部長弗拉蒂尼對公投結果表示震驚,他呼籲瑞士推翻這個“缺乏寬容精神”的公投結果。

瑞士媒體12月1日報導,瑞士人民黨正醞釀更多的法律議案,限制伊斯蘭教派的傳統習俗,包括禁止強制婚姻、禁止在公共場所身著穆斯林長袍等。

瑞士人民黨高級官員亞德里安·阿穆茲議員說,“公投結果給了我們一個強烈的信號,穆斯林團體不應該以犧牲瑞士的法律和價值觀為代價,來宣揚他們的做法。穆斯林應該被逼著融入我們的社會。”

阿穆茲表示,人民黨將提出更多議案來遏制穆斯林的習俗在瑞士社會蔓延。 “禁止強制婚姻、禁止割禮、禁止在公共場合穿穆斯林長袍將是首要議題。”他還表示,人民黨還在考慮是否禁止設立專門的穆斯林墓地。

對於已經通過公投的宣禮塔修建禁令,人民黨表示,他們將不會容許任何阻礙禁令生效的行為。法律專家則表示,歐洲人權法院有可能推翻公投結果。

瑞士人民黨是議會主要黨派之一,該黨“反移民”立場鮮明,曾提出一份議案,要求“驅逐那些犯罪或在領取福利上造假的外國移民”,並收集了足夠舉行全民公投的簽名,只是公投日期尚未確定。

人民黨的訴求也得到其他國家右翼黨派的支持。意大利右翼的體制改革部部長羅伯托·卡爾代羅利表示,瑞士並沒有限制信仰自由,而是限制了伊斯蘭教的政治性。

 ■各方反應

 公投凸顯歐洲反穆斯林情緒

觀察人士指出,不論公投最終是否會在歐洲層面被推翻,這個結果都為整個歐洲愈演愈烈的反穆斯林情緒敲響了警鐘。

 普通公民易受右翼煽動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指出,宣禮塔只是一個藉口,公投表現的是歐洲對於穆斯林群體的排斥反應。 “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有針對穆斯林群體的攻擊目標,在法國,人們爭論是否該禁止穆斯林佩戴頭巾,德國的目標是清真寺,英國人則總拿穆斯林團體的暴力事件說事。”

牛津大學現代伊斯蘭研究所教授塔里格·拉曼丹認為,公投顯示了普通歐洲人在全球化時代的身份認知危機,“近十年來,與伊斯蘭相關的都是充滿爭議的消極形象—— —暴力、極端主義、性別歧視等等,普通公民很難將穆斯林群體接納為積極因素的存在。民眾受到恐懼、不信任和焦慮情緒的影響,容易受到極端右翼勢力的煽動。”

 公投將瑞士置於尷尬境地

瑞士媒體也報導說,民眾在這場公投中受到了誤導。 “穆斯林群體為了避免衝突,在瑞士長期處於被忽視的狀態,作為較弱勢的群體,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一些反抗公投的宣傳。”

面對公投結果,奉行“直接民主”的瑞士政府既難以扭轉結果,也很難為自己辯解。日內瓦“國際研究學院”的政治分析家丹尼爾·華納認為,“瑞士力圖構建的寬容、多元文化形象因此受到重創。”

華納說,海灣國家的遊客是瑞士旅遊業的重要部分,而現在,來自富裕的阿拉伯國家的遊客將三思而後行。瑞士在巴以沖突中的斡旋者身份權威也受到損害。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說,“民主、開放、寬容一向是瑞士人推崇的價值,然而這項公投暴露的卻是偏執、膽小和封閉。瑞士人民黨為自己的勝利得意之時,卻將國家置於尷尬境地。”

 本版稿件/本報記者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