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八步】 022

<界定2>

「幽默」兩字的詞義

為什麼我們不該為一個字而爭論呢? 如果文字不值得爭論,它們又有何好處呢? 如果字與字沒有區分,為什麼我們選用一個字的機會,會比另 一個字多呢? ~G.K.契斯特頓
字句像樹葉,你很難在它們最濃密的地方 發現一些隱含意義的果實。 ~波普

一九三二年,林語堂先生創辦《論語》及《人間世》半月刊,提倡幽默 以幽默載道,馳名文壇,人稱幽默大師。而「幽默」兩字就是林語堂為Humor 此一舶來詞所作的譯名。

林語堂在《論幽默的譯名》中曾作以下之解釋 :

「Humor本不可譯,惟有譯音辦法,華語中言滑稽辭字曰滑稽突梯, 曰詼諧,曰嘲,曰謔,曰謔浪,曰嘲弄,曰風,曰諷,曰誚,曰譏, 曰奚落,曰調侃,曰取笑,曰開玩笑,曰戲言,曰孟浪,曰荒唐,曰 挖苦,曰揶揄,曰俏皮,曰惡作謔,曰旁敲側擊等。然皆或指尖刻 或流於放誕,未能表現寬宏恬靜的「幽默」意義,猶如中文之「敷衍」熱鬧」等亦不可得西文正當譯語。」

大陸幽默作家王瑋認為,評定「幽默」這兩個字,雖說是純粹音譯,「行文 問一時想到」,但以其字面之義–「幽然默識」而論,豈不也挺傳神麼?

然而,中國古文的「幽默」很明顯是指深靜,寂靜無聲。如《楚辭》 <九章 懷沙>:「一昫兮杳杳,孔靜幽默」,或李白的<鳴皋山送岑徵君>:「魂獨處此 幽默兮,秋空山而愁人」,或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 . 「哀哇動梁埃,急 觴盪幽默」。

照理來說,把深靜,寂靜無聲的幽默,借用來音譯與笑相聯的 Humor的確是有點勉強,容易造成混淆,只有那些「沒有聲音的人」和「笑不 出來的人」才會拍手叫好吧?但把Humor叫成幽默既已相誦成俗,我們還是聽 幽默大師語堂先生的好了!

因為他後來在<幽默雜話>中有特別提到幽默之譯 「並非有十分計較考量,然後選定,或是藏何奧義。」

參考文獻資

何宗陽. (1992). 幽默八步. 多樂坊文化. 臺北. ISBN 957-680-024-2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