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from the ‘伊藤美誠’ Category

伊藤美诚- 拧拉过去的球是下旋球

破解伊藤美诚两个雕虫小技
熊志超
关键词:科贝尔式香蕉球;对方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王皓式横向拧拉

最近日本小将伊藤美诚进步神速,分别在世锦赛女团、日本公开赛女单战胜刘诗雯和王曼昱,风头一时无两。很自然她的打法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人认为日本人技术上有所创新,使用了一些新技术,令中国队的姑娘们很不习惯;甚至有的人认为他们的打法比我们先进了等等不一而足。

是真的吗?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伊藤这些所谓的新技术全都是些雕虫小技,

一个是反手在正手位背面手腕上提旋转较弱的小提拉;另一个是反手背面拧拉过去的球是下旋球。前者没有多少威胁,就像当年刚刚使用反手在正手位台内拧拉一样有些新意刺激而已,所不同的是伊藤拉的是旋转较弱的小提拉,而台内拧拉是横向的王皓式前冲拧拉,先进性自不待言。后者有些威胁因为她拧拉出来是下旋球,但这并非新技术,记得反手拧早在2004年以前马琳在科贝尔式香蕉球的启发下玩出了拧拉出来的球是下旋球的技术,并把此技术玩得出神入化。

难怪在那时的《乒乓世界》杂志看到原国家队教练曾传强指导在向国家乒乓球女二队运动员介绍“对方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对手难以适应。当时很多人对这句话难以理解,为什么他能拧出下施球来呢?马琳有段时间因为对方很不适应他的这一技术,所以他过于依赖此技术。其实只要人们摸清此技术原理后是很容破解的, 2004年奥运会男单比赛马琳没想到此技术被高龄的瓦尔德内尔所破,惨遭淘汰!为此吃尽了苦头的他非常后悔,从此再难见到马琳使用此技术。

   笔者在2000年代初对马琳这项技术“拧拉过去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对手难以适应。也感觉难以理解,马琳拧拉下旋球时,为什么拧拉过去的球不是上旋球而变成下旋球了呢?对于这个非常有趣且具挑战性的问题,笔者经过深思并且尝试很多方法去研究,可幸最终有所触悟并熟练掌握了该项技术。当时笔者把此技术带到香港使用同样令同行们不解,直到2012年笔者在参加《首届中国乒兵球运动发展学术报告会》才有机会把此技术整理成文发表在此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中,题目是:从“对方反手拧拉过来的球是下旋球”谈“多元拧拉技术”。在论文中专门分析过此技术,现在不妨再拿来与大家分享:技术要领如下:

    预备动作:脚入台迎球。当球跳至已方球台时,持拍手已等在台内,注意手臂应保持自然弯曲,持拍手自然下垂向内轉接近180度使拍面(反手背面)与来球的右切面形成160度左右的入射角(方便反手背面切球的右後侧中下部)。此時肘关节朝外略上扬(有利於手腕內旋)並高于手腕。
击球动作:当球从己方球台弹起时,在球台上升后期或高点期,球拍背面(拍头)摩擦球的右後侧中下部。手腕先横向接触球产生侧下旋,再翻腕。动作要一气呵成,此时肘关节的位置即刻朝下,手腕朝上,完成整個技术动作。

    拧拉原理:其实拍头与球摩擦这个部位(右後侧中下部)就是正手发下旋的部位(摩擦方向和旋转效果兩者都是一样的下旋球,不同的是一個球拍背面,另一個是球拍的正面触球。)只不过对方很难看到产生下旋球的动作(前半段动作),能看到的只是很像上旋动作的翻腕动作(后半段动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误认为对方运动员“拧拉”出“违反常规”的下旋球的原因(其实就是常规的搓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

    小结,关键是上手前的预备动作,即充分向内扣腕的同时抬肘(朝外)作好预备,仓促迎前去拧命中率会低很多;其次是握拍要松,要有“吊拍”的味道,充分运用手指的灵活性调整好拍形,这样才能更好地展腕发力。最后,触球瞬间感觉跟发下旋球一样磨擦球较薄并有加速度。

    通过以上分析,您对伊藤的拧出下旋球这雕虫小技还会觉得神秘吗?当然不会了,实际上这种拧拉技术等于是搓球,她只是在重复前人马琳弃用的旧的直板技术换横板使用而已,有点“旧药新用途”的味道。

当然此雕虫小技在现今再次使用多少都会带来些变化,可以打破常规,使技术运用表现出一定的新意。

凡是带有新意的技术方法,对对方都是一种新异刺激,这种新异刺激可使对方产生一时的不适应,从而使本方取得特定条件下的主动。

不过笔者认为这种雕虫小技只能在小型比赛上偶尔凑效,很容易就被适应。经不起中国队的教练团队的研究,因此他们无法在大的比赛上撼动中国队。

伊藤美誠vs 朱 雨玲 , 丁寧, 劉詩雯,張薔Swedish Open 2018

伊藤美誠vs 朱 雨玲

スウェーデンOP 女子シングルス準決勝 伊藤美誠vs丁寧

スウェーデンOP 女子シングルス準々決勝 伊藤美誠vs 劉詩雯劉詩ブン

LIU Shiwen (CHN) vs (JPN) ITO Mima 伊藤 美誠 | WT FINAL | WTTTC 2018

 

2018 Swedish Op WS rd1 ITO Mima(伊藤美誠) – ZHANG Qiang(張薔 CHN) rally

颗粒打法必看教学,日本一姐伊藤美诚,教你反手乒乓球生胶进攻技术

2018-02-03 乒乓网 乒乓网

2018年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上连夺三项冠军的伊藤美诚极大的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对在不久之后举行的世界杯团体赛也是充满了期待。不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冠军肯定是我们中国队的。

伊藤美诚作为反手生胶,反手技术以快速弹击为主,回球速度快而且下沉,动作小速度快,具有一定的搏杀性。生胶摩擦球能力差,对于处理下旋球、不转球和弱上旋球比较容易,对于旋转很强的上旋球胶皮没法充分的摩擦来克服来球的旋转,来球容易打滑,用弹击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生胶处理强上旋球打滑的这一问题。

反手拉球

反手生胶也可以拉弧圈球,但是由于生胶的特性和反胶不同,挥拍动作与反胶有一定的差别。与反胶相比,生胶出球极快,胶皮与球拍的摩擦力小,生胶拉球时的引拍板头下垂,在挥拍中用手腕增加摩擦,防止打滑应。

生胶拉球的稳定性不如反胶,拉球后进入上旋球的对抗就可以发挥生胶的技术特点,所以第一板拉球的落点、质量就非常重要。

反手弹击

在接发球使用弹击技术时一般是处理台内短球,发力以前臂、手腕发力为主,上步充分,发力时离球较近。

弹击时手腕要保持稳定,下旋球时拍型稍微亮板,迎前要充分,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以肘部为中心前臂发力为主,确保发力要集中,如果发力不集中生胶摩擦球能力差会出现打滑现象。

弹击时击球点一般是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偏上位置,以撞击为主,可以视对方发球落点和站位变化接发球的落点。

弹击上旋球时要提升重心,球拍引拍至胸前,肘部固定,前臂手腕发力,同样击球的高点期,要注意板型的控制,击球要有压拍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