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氣功 (簡介, [視頻]  ,  精選圖 )

           

    少林八段錦  八段錦是一種在中國古代發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種肢體動作組成,內容包括肢體運動和氣息調理。八段錦有人認為是氣功的一種。也有演變成中國武術一種。

「八段錦」這個名字,一般認為有3層意思:1、表示這是一種集錦多種練習方法的功法;2、源自一種名為「八段錦」的織錦,表示練習時動作連綿。3. 取自於「易筋經」天門第三節『千八攢』變招而成,使其更能大眾化。

八段錦是古代上等絲織品,用多種不同顏色編織而成。古人把這套練功動作視為祛病保健,動作完美的健身法。
此練功法共分為八段,故曰八段錦。

八段錦的練功方法應以內功為主,是內外相合的定步動作。因此練習八段錦除注意外形動作以外,還要配合意念及呼吸。

起源歷史

傳說中八段錦是由岳飛創製的,也有傳說八段錦是由唐代的鍾離權創造的,但這些說法並不十分可信。在魏晉許遜的《靈劍子引導子午記》中,有關於八段錦形式鍛煉方法的記載。但最早出現「八段錦」名目的是宋代洪邁著《夷堅志》一書。在宋代的道教養身書也記載有相類似的健身方法,如曾慥輯的《道樞》等。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八段錦是在宋朝創製的。 現在流傳的站式八段錦,一般是來源於清代梁世昌所編《易筋經圖說》的附錄《八段錦》。但作者不詳。 八段錦之優點與功效

一、動作單純,學習容易。
二、場地易覓,空氣新鮮處較好。
三、運動時間不長,全套練習不過十餘分鐘,每日早、晚各鍛練一遍即可。
四、運動量可大可小,可自行掌握,方便靈活。
五、身法端莊,姿勢舒展大方,瘦弱者可健壯,體胖者能減肥。
六、活動全身肌肉關節,調節內臟器官,加速血液循環,強化體質。
七、符合生理功能要求,氧量增強為內外兼顧的健身練功法。
八、效應大且快,易產生興趣,易自我鍛練,只要長期堅持,實為一種享受,其樂無窮。

練習時應注意事項

一、兩腳踏地確實,身體保持正直。
二、拋開一切雜念,清心專一,切忌談笑。
三、動作與呼吸配合,氣入丹田。
四、內外調合,動作始終徐緩,保持輕鬆自然。
五、做完一段後,視體力情形,可在原地輕鬆走步,以調節呼吸頻率。
六、練習日久,自可平穩,自可攀足。
七、運動有恒,成為每日例行事項之一。

內容

八段錦一般是由八種動作組成,每種動作稱為一「段」。每種動作都要反覆多次,並配合氣息調理(如舌抵上顎、意守丹田)。八段錦的動作一般比較舒緩,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鍛煉。在姿勢上分為站式和坐式兩種,站式要求雙腳微分與肩同寬,坐式要求盤膝正坐,具體動作各不相同。站式和坐式都分別由8句話總結動作要領。

  • 站式:

據稱是清光緒年間整理改編的:

1.    雙手托天理三焦

2.    左右開弓似射鵰

3.    調理脾胃雙臂舉

4.    五勞七傷向後瞧

5.    搖頭擺尾去心火

6.    背後七顛百病消

7.    攢拳怒目增氣力

8.    兩手攀足固腎腰

 

附註:

三 焦
上焦 – 橫膈以上部位,主要包括心、肺;
中焦 – 橫膈下、臍上部位,主要包括脾、胃、肝、膽;
下焦 – 臍以下部位,主要包括腎、膀胱、大腸、小腸。

五 勞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七 傷
一曰大飽傷脾;二曰大怒氣逆傷肝;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
四曰形寒,寒飲傷肺;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六曰寒暑風雨傷形;
七曰大恐慌,不節傷志。

 

  1. 雙手托天理三焦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
一、兩手掌指前伸,手心向上。
二、兩手平舉至胸前,順勢翻轉,十指交叉,慢慢向上托於頭頂上方。
三、兩手自左右兩側由上向下畫弧,緩緩放下成預備姿勢。
  2. 左右開弓似射鵰
預備姿勢:騎馬勢,兩手握拳放於腰側,拳心向內。
一、兩臂前交叉,左臂在內,右臂在外。
二、左手伸食指,左臂向左緩緩推出。右手握拳屈肘右拉,頭向左轉,眼注視左手食指尖端,如拉弓狀。
三、還原成預備勢,左臂在外,右臂在內。
四、右手伸食指,右臂向右緩緩推出。左手握拳屈肘左拉,頭向右轉,眼注視右手食指尖端,如拉弓狀。
五、還原成預備勢。
  3. 調理脾胃單舉手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
一、左手掌向上提,沿左胸前緩緩上舉,同時將手掌轉向左前上方直舉,眼看上方。
二、翻左掌緩緩放下,右手提右胸前迎接左手同時放下成預備勢。
三、右手掌向上提,沿右胸前緩緩上舉,同時將手掌轉向右前上方直舉,眼看上方。
四、翻右掌緩緩放下,左手提右胸前迎接右手同時放下成預備勢。
  4. 背後七顛百病消
預備姿勢:立正姿勢。
一、兩手下垂,肘臂稍外展,手指併攏,掌指向前平伸。
二、兩掌下按,順勢將兩腳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頓。
三、兩腳跟下落著地,身體放鬆。
四、兩手放下成預備勢。
  5. 攢拳怒目增氣力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
一、兩手握拳放於腰側,兩拳心由上轉下向前推出,然後收回放於腰側,同時兩腿半分彎腳跟靠攏,兩眼怒目向前平視。二、還原成預備勢。
  6. 五勞七傷往後瞧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一、頭緩緩左轉向後瞧,眼看腳後跟。 二、還原成預備勢。三、頭緩緩右轉向後瞧,眼看腳後跟。 四、還原成預備勢。
  7. 搖頭擺尾去心火
預備姿勢:騎馬勢,兩手撐於兩膝上,虎口上。一、上體伸屈由左、前、右、後,循轉兩周成預備勢。二、上體伸屈由右、前、左、後,循轉兩周成預備勢。
  8. 雙手攀足固腎腰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兩腳併攏。一、兩臂側上舉,手指交叉,掌心向上直舉。二、上體前屈彎腰,同時翻掌接抵腳背。三、兩手分開向前攀足,兩腿後挺。四、還原成預備勢。

  參考文獻資  : 

  1. 維基百科, 八段錦
  2. 八段錦氣功 http://home.pacbell.net/lcng/bdj.html